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首屆“PILOT臨床研究者日”大會舉辦 環球熱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臨床實踐中,不同患者遇到的問題都需要得到重視,每一種問題都有可能為更深入的臨床研究探索帶來價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朱軍教授5月13日在首屆“PILOT臨床研究者日”大會上表示,由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IIT)正是由臨床實際問題所驅動的,期待隨著業界更多伙伴參與到IIT研究的發展,IIT研究體系更加成熟,為患者帶來更多獲益機會。

“PILOT臨床研究者日”啟動儀式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據了解,IIT是指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的、以個體或群體為研究對象,不以藥品醫療器械等產品注冊為目的,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預后、病因、預防及健康維護等的活動。IIT主要由醫療機構自行立項管理,可在短時間內、較低成本下獲取臨床數據,高質量的IIT研究也可為新藥注冊申請或臨床試驗申請提供證據支持。

“企業的新藥注冊研究只是拿到了藥物‘出生證’,仍沒有解決現實患者面臨的很多問題。”朱軍指出,企業開展的新藥臨床試驗一般都是用單藥作為對照,現實中醫生卻經常聯合用藥,這需要醫生從病人角度出發,在臨床中用不同方法提出假設進行試驗,進一步推進新藥的臨床實際應用。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周利群教授介紹:“臨床上患者需求的不斷變化,對我們提出新的問題和要求。IIT研究為臨床醫生提供了一條路徑,探索不同的治療方案和組合。”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韓寶惠教授表示,“作為臨床工作者,我們需要洞悉患者所需,不斷填補患者尚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向‘研究型醫生’轉型。因此,IIT研究從設計之初就需要同時兼顧科學性、實用性和商業性。”

“由于中國創新藥的崛起,由中國研究者來領導的全球臨床試驗越來越多。近年來,我們見證了越來越多由中國專家牽頭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舞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百濟神州總裁、首席運營官兼中國區總經理吳曉濱博士表示,2015年以來,我國創新藥發展非常快,現在國內企業沒有布局的靶點很少。

大會上,來自不同腫瘤領域的專家分享了多項IIT研究的成果亮點。例如,由韓寶惠教授牽頭發起的多項IIT研究,已經被納入了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治療領域的專家共識,這一共識發表在《中國腫瘤雜志》。在胰腺癌領域,由南京鼓樓醫院劉寶瑞教授、杜娟教授等發起的IIT研究,創新性地探索了免疫聯合放化療方案的應用,為胰腺癌患者帶來了新輔助或轉化治療的新型診療模式。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