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今日熱聞!如何打造高質量產業載體?這家研究院在佛山有了生動實踐

“小超人”舉起機械臂招手歡迎、無人駕駛的小巴士平穩行駛、落地櫥窗里展示了各種機器人……走進中國(廣東)機器人集創中心(以下簡稱集創中心),機器人元素隨處可見。2022年底完成園區形象升級改造的集創中心,不久前成功入選廣東佛山市南海“名企百園”,成為南海舊工業廠區改造更新和數字化轉型標桿園區之一。

中國(廣東)機器人集創中心入選南海“名企百園”,打造機器人網紅地標。

在此背后,與運營方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佛山廣工大研究院)的園區運營和服務能力分不開。近年來,在佛山市南海區委區政府、區科技局和各鎮街的支持指導下,研究院通過“主題+產業”創新構建生態系統,分別在獅山、里水、桂城等地打造六大主題產業加速器,以滿足南海各鎮街產業發展需求。“今年是研究院成立的第十個年頭,我們將再接再厲,做優做強高質量產業載體,力撐佛山制造業當家。”佛山廣工大研究院院長楊海東說道。


(資料圖片)

“園區的升級改造工程,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不管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服務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佛山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經理劉雯表示,自2019年落戶園區以來,他們深刻感受到園區的變化,“集創中心環境和服務的升級,更加堅定非夕佛山工廠未來在南海扎根生產、擴張發展的信心。”

劉雯介紹,今年初,非夕推出全球首款力控型并聯機器人,并計劃在佛山投資打造非夕自適應機器人全球生產總部,建成投產后將可支持年產萬臺套機器人的產能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集創中心有看中的機器人產品,還可以上線機器人集成應用超市進行選購,通過“線上+線下”為供需雙方提供B2B一站式服務,打通機器人應用“最后一公里”。

集創中心只是佛山廣工大研究院在做優做強產業載體的一個生動體現。對于企業、人才來說,政策紅利、稅收優惠、貼心服務是吸引其落戶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說,南海的“地利人和”是企業紛至沓來的引力,那么佛山廣工大研究院的“管家式”服務,則讓落戶企業倍感舒心。

自2013年成立以來,研究院深耕佛山已有十年,背靠廣東工業大學的資源優勢,依托已有的多個創新載體,為入駐項目提供“政策、人才、技術、市場、融資、品牌”的“6個1”服務,助推園區企業發展上規模、出品牌、增效益。

據統計,研究院已成功培育245個高科技創業團隊;孵化260家高科技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47家、專精特新企業27家,帶動地區新增產值超80億元。

在技術方面,研究院建有廣東省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廣東省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公共技術支撐平臺等6大省級中心、平臺;在成果轉化方面,研究院整合了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等24家創新平臺及行業協會資源,搭建南海區成果轉化平臺,實現企業聚合共贏;在融資方面,研究院聯合30多家創投機構打造智能制造(廣工大)資本聯盟,同時與10多家銀行建立合作,開發“科創貸”等金融產品,合作授信額度30億元,已成功為阿達智能、佛智芯等入駐企業獲得超億元的融資金額。

圍繞南海各鎮街的產業發展規劃,研究院還創新推出“主題+產業”的載體建設,通過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培育優質項目,助力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位于南海獅山的研究院,主要聚焦半導體產業生態,依托廣東省半導體智能裝備和系統集成創新中心,形成了半導體材料、設計、封裝、裝備、傳感器等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引進及孵化佛智芯、阿達智能、安耐科等超30家半導體企業。位于桂城三山科技創意產業園的三龍灣半導體產業加速器,以半導體、高端裝備、?物醫藥、新材料等為主要產業方向,目前已有佛山市顥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擎洋動力技術有限公司等項目入駐。而位于里水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加速器,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新材料等“兩高四新”產業引項目、聚人才,打造省級科技企業加速器。

“我們將以建院10周年為契機,繼續加大自身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力撐佛山制造業當家。”楊海東表示,研究院將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培育優質項目,形成“在研究院孵化、在產業園加速”的孵化育成體系,服務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科技創新引擎及人才灣區新高地。

(受訪者供圖)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