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研究 > 正文

重慶首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發布

8月12日,首部《重慶市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白皮書2023》在重慶市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高峰論壇暨閉門會上發布。重慶市副市長、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安疆出席活動,并發布白皮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新能源動力系統與交通電動化專家歐陽明高,學術界的領袖、儲能產業鏈企業的領軍人物云聚西部(重慶)科學城,共同見證儲能白皮書的正式發布,并圍繞“聚焦重慶儲能產業發展 共建雙碳創新生態格局”開展深入交流。

聚焦重慶儲能產業發展,首部白皮書正式發布

儲能,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技術之一。

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近年我國儲能行業發展迅速。與此同時,作為國家能源轉型和雙碳戰略實施的重要載體,新型儲能在提升電力系統穩定性等方面具有巨大潛力,是未來可期的萬億級新型產業。

重慶高度重視儲能產業發展,在“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中,將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確定為6個千億級特色優勢產業集群之一,在機制創新、技術創新、產業賦能、項目建設上提供全方位支持。

據悉,儲能白皮書由重慶市儲能與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牽頭編制,對新型儲能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和綜合分析,30余家單位共同參與編制,分9章共10.4萬字。

白皮書指出,當前,重慶新型儲能市場步入極速增長期,重慶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初具雛形,上中下游企業已達22家及多家運營企業。白皮書對重慶儲能產業給出了4點展望,即采取“1+3+4+N”模式:1個載體——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個平臺——產教融合、技術創新、人才培育;4個維度——技術、政策、標準、場景;N家企業,完善重慶新型儲能產業生態。

“白皮書有三個特點,白皮書涉及整個儲能產業的全產業鏈;其次,在技術的深度方面我們結合了很多最新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議;最后,在應用場景上我們做了4個維度的分析。”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李德勝代表編者對白皮書進行了進一步介紹。

針對行業熱點、難點,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在此次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圍繞整個行業,尤其是重慶地區的儲能政策、項目趨勢、商業模式、行業標準等內容,共享前沿理論、共把產業脈搏、共商發展大計,為重慶儲能行業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推動重慶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歐陽明高在論壇上作了題為《儲能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電池儲能+綠氫儲能+智慧儲能》主題報告。他提出,“電池領域從動力化,聚焦安全性,轉到數字化、智能化,再到現在的材料新體系轉型,電池固態化是焦點和難點,全固態鋰動力/儲能電池是研究重點。”贏得了現場陣陣掌聲。

此次論壇,由重慶市儲能與智慧能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與清安儲能技術(重慶)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西部(重慶)科學城企業清安儲能是專業從事能源存儲與智慧管理的新能源科技企業,也是重慶首家聚焦儲能系統安全的儲能產品提供商和新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由歐陽明高院士團隊孵化,具有國際一流的研發隊伍,產品涵蓋儲能系統核心部件及高安全儲能系統,面向“源—網—荷”全場景需求,深耕電池系統安全、電力電子、分布式發電及能源管理等領域。

該聯盟致力于為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及微網客戶提供儲能技術整體解決方案,為提高儲能產業設施和智慧能源管理技術水平、促進儲能產業集群建設以及推動全球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建言獻策。當天,清安儲能與多家企業簽訂了相關合作協議。

科學城緊抓新機遇,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7月,隨著“合閘”命令下達,西部(重慶)科學城智慧儲能科技示范項目含谷寶洪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調度名稱:科學谷儲能電站)正式并網,這也是西南地區首個并網運行的百兆瓦級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

這個每天最多可放電400兆瓦時(40萬度)電量,能滿足約7萬戶家庭一天的用電需求的儲能電站,只是西部(重慶)科學城以綠色低碳為支撐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的一個縮影。

2022年以來,西部(重慶)科學城依托科學谷數智科創園等產業平臺,先手布局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企業智能化改造,下好“雙碳”先手棋。為加快構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儲能產業體系,構建電力系統靈活性調節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今年5月,科學城推出了《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支持用戶側儲能產業發展辦法(試行)》。

為加快打造代表全市制造業發展最高水平的“展示窗”和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策源地”,接下來,西部(重慶)科學城加快培育壯大新能源及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堅持不懈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為重慶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加碼。

(圖片來源:西部(重慶)科學城)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