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三北防護林對區域綠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2018年是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40周年。據國家林業部門的統計顯示,目前,三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已初具規模,生態狀況顯著改變、生態面貌大為改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三北工程為改善三北地區生態環境,提高土地承載力,促進區域綠色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十年九旱,不旱則澇。”在我國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干旱、風沙和水土流失制約著這一帶地區的經濟發展,對全國生態建設也構成了嚴峻挑戰。1978年,為從根本上解決三北地區的生態危機,中國政府做出了建設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從1978年開始到2050年結束,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共需造林5.34億畝。

內蒙古地處祖國北部邊疆,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是三北地區重要的生態防線。但同時,這里也是全國沙化土地最為集中、危害最嚴重的省區之一。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系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

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將三北防護林工程作為科技示范工程,不斷增加投入,豐富和發展抗旱造林系列技術,從源頭上保證林草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大針葉和綠化美化樹種等優質林木新品種的引繁力度,增加育苗科技含量;加強科技培訓,采取典型勞動、現場演示的辦法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科技水平;集中精干力量,針對不同立地情況,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專項課題攻關,研究相應的治理措施,以實現適用技術和攻關技術的連續交替,增強工程區抵御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提高林地的綜合效益。

據2017年召開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透露,截至目前,三北防護林工程已累計完成造林2918.53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建設初期的5.05%提高至13.02%,森林蓄積量由起初7.2億立方米增加到20.98億立方米。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遏制了荒漠化擴展趨勢,從根本上扭轉了荒漠化擴展的局面。三北地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連續10年呈現“雙縮減”。同時,三北防護林工程還對防治水土流失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鍵詞: 三北防護林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