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江蘇一位老人一年來被騙11次 均因貪心作祟

  從去年初到今年3月,南通啟東的楊老伯竟然前后11次陷入各種騙局中,這些騙術大多是升級版,專門針對老年群體設計,每次都讓楊老伯深信不疑。南通啟東警方每次接報后都快速反應,通過預警、勸阻、封堵,三級聯動偵查,至今已破其中8次案件,抓了52名詐騙犯罪嫌疑人。

  通訊員 南宮新 揚子晚報記者 于英杰

  接連11次被騙令人驚

  今年3月初,自稱山東泰安某網站的負責人與楊老伯聯系,建議他把收藏品放在該網站上賣,幫他賣高價。幾天后,自稱北京某房地產公司老板的李某說在網上看到楊老伯的藏品愿出高價,同時還要買一個楊老伯沒有的藏品大閱兵國璽,推薦楊老伯向掛售的網站購買,楊老伯與網站聯系后,網站答應以貨到付款的方式將該藏品寄給楊老伯。楊老伯支付7800元后,再也無法與對方聯系。

  其實,這不是楊老伯第一次被騙,此前已有10次!

  2017年4月,有人冒充“中國基金會扶貧中心”“北京國家慢性病扶貧調查中心”工作人員,讓楊老伯交登記費,以貨到付款方式騙了4000元。同月,有人冒充“北京金幣公司”工作人員,以收取楊老伯中獎保證金名義,以貨到付款方式騙了3000元。

  2017年8月、11月,楊老伯多次接到以“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派出所名義打來的電話,稱抓到之前詐騙楊老伯的犯罪嫌疑人,以需交破案費、轉賬費、凍結費等為由,讓楊老伯分別支付2980元、7000元。楊老伯信以為真,轉賬后發現再次被騙!

  一個案例一個手法

  “一個案例一個手法,騙術并不高明,有的套路很相似,楊老伯每次報警后,我們也揭露一些騙術,他當場表示防騙意識提高了,結果還是一次次被騙?!眴|市公安局王鮑刑偵中隊辦案民警王興發無奈地說。原來,這些騙術是犯罪團伙專門設計的,針對的目標人群就是老年人,有人負責打電話,有人負責推銷東西,所謂的“買家”其實都是公司內部成員。對楊老伯這樣的“大肥肉”,詐騙團伙往往一步步設下連環套,誘騙下單訂購,而花巨款買來的所謂藏品根本就是廉價的工藝品。

  聯動偵查已破8起案件

  接到楊老伯報警后,啟東警方先后派出兩批偵查員趕赴山東泰安偵查,最終鎖定詐騙團伙匿身于泰安一處寫字樓中。5月9日,啟東警方抽調60名警力將該詐騙團伙一網打盡。“這是第8次破獲楊老伯的案件,之前去過河北、跑過西安,前后共抓了52個犯罪嫌疑人,幫他挽回12萬多元損失。”啟東市公安局王鮑刑偵中隊指導員李航說。

  并不是每一場打的都是勝仗。楊老伯遭遇的11起詐騙案件中還有3起未破。

  目前,南通警方建立“市局反詐中心+縣區分局專業隊+派出所”三級聯動偵查機制,即案發地派出所調查案件的基礎線索,報送上級公安機關專業隊,并與市局反詐中心合力破案。

  被騙11次都是貪心作祟

  該案中,楊老伯接連11次被騙,與個人貪圖一時利益很有關系。辦案民警指出,如今騙術不斷翻新升級,騙子們也精準掌握了目標群體的心理,期盼天上掉餡餅。

  “騙子們非法購買公民個人信息,從中專挑老年人下手。家境并不富裕的楊老伯之所以一次次上當,就是他老想通過購買所謂的收藏品從中賺差價,家人和民警多次勸說無果。”辦案民警說。

  啟東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張海濤表示,對于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源頭防范比打擊更重要,不僅老年人要擦亮眼睛,所有人都應繃緊防范弦,捂緊自己錢袋子,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電話和短信。

[責任編輯:張悅鑫]

關鍵詞: 江蘇 被騙 貪心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