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網上藥店上半年藥品銷售額同比增超四成 夜間買藥不再難

曾幾何時,消費者急需用藥或者夜間買藥時往往費盡周折。隨著近年來互聯網藥品零售行業的快速發展,買藥已經基本可以像叫外賣一樣方便,隨時下個單,快遞員能夠送藥上門。

各家互聯網藥品零售企業競爭的同時,也共同推動了行業的高增長。由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指導、米內網發布的《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數據,今年上半年所有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許可證的網上藥店,藥品銷售額達到50億元,同比增長42.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夜間送藥難,急用藥上門慢等傳統互聯網購藥痛點正在得到有效解決。各企業在藥品質量把控、專業藥師服務指導和實體藥店賦能等方面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競爭。

上半年網上藥店藥品銷售額達50億

我國的網上藥店最早起步于2005年,當年12月,京衛大藥店率先拿到《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成為國內首家網上藥店。13年后,互聯網藥品零售市場有望達到百億元規模。

由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指導的《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發展藍皮書》于近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所有獲得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許可證的網上藥店,藥品銷售額達到50億元,同比增長42.5%。去年同期,網上藥店市場藥品銷售額為35億元,較前年增長45.8%。

去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要積極發揮“互聯網+藥品流通”的優勢和作用,支持藥品流通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加強合作,推進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培育新興業態。

安全追溯藥師指導成熱點

去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意見》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依托現有信息系統,開展藥師網上處方審核、合理用藥指導等藥事服務。食品藥品監管、商務等部門要建立完善互聯網藥品交易管理制度,加強日常監管。

各互聯網藥品零售企業在藥品質量把控、專業藥師服務指導和實體藥店賦能等方面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競爭。

9月12日,阿里健康(00241,HK)在旗下阿里大藥房成立兩周年之際,于北京發布了“超級藥房1.0”標準,主打藥品安全追溯和執業藥師在線咨詢服務。此前8月20日,阿里健康在杭州試點的24小時藥房O2O送藥,當天交易超5000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截至2018年9月,阿里健康大藥房共上線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0余個商品,覆蓋了國內34個省份和300多個城市。其中客服團隊超過2000人,95%是執業藥師。

今年初獲得軟銀中國投資的叮當快藥,正發力線下藥店,上半年在全國新增自營藥店60家,意圖打造線上線下完整的醫藥生態閉環。6月12日,叮當快藥與醫聯宣布達成戰略合作,打造全流程的“醫+診+藥”的商業體系。

京東到家自去年底開通24小時送藥服務后,目前平臺下入駐的線下藥店也已超過1.5萬家。除此之外,京東到家也不斷拓寬醫藥健康服務外延,與京東互聯網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將為其提供藥品購買及配送的服務支持。

關鍵詞: 四成 網上藥店 銷售額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