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起20家醫院急診“分級”就診
五一起20家醫院急診“分級”就診
將患者按病情嚴重程度分級 非急癥者等候時間將延長 力求解決“急診不急”問題
門診掛不上號,去急診看;不知道看哪個科,去急診;白天沒時間看病,晚上去急診看……今后,這些非緊急情況去急診,可能不那么“劃算”了。為了將有限的急救資源更好地用于搶救急危重癥患者,北京將提高急診的“準入門檻”。5月1日起,北京20家設有急診的市屬醫院將啟動“急診分級”就診工作。就診前先分級,改變以往“先來后到”的就診順序,按照病情的嚴重程度,分級候診。
年均超200萬人次
“急診不急”問題普遍
急診科是搶救急危重癥患者的場所,承擔著24小時不間斷的緊急醫療救治任務。近幾年,大醫院急診量逐年增長。北京市醫管局統計的一組數據顯示,在市屬20家開設急診的醫院中,2012-2013年急診量為年均200萬人次,2014-2015年為年均210萬人次,2016-2018年達到了年均235萬人次。增長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非急診患者占用了急診資源,造成急診就醫人數攀升、環境擁擠。
“每一個前往急診的患者,都希望自己第一時間得到救治,也因此導致出現很多‘急診不急’的狀況。”對于急診資源被占用,有急診科醫生這樣向北青報記者描述:急診就像高速路上的應急車道,被搶時間的私家車占用,當真的出現緊急狀況時,這條生命之路可能已經被堵死。
為了能讓有限的急診資源更好地用于搶救危重患者,本市將提高急診的“準入門檻”。日前,北京市醫管局印發了《市屬醫院開展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就診工作的通知》,5月1日起,本市20家提供急診服務的市屬醫院,將統一實施“急診分級”。
就診前先“分級”
非急癥患者等候時間長
如何“分級就診”呢?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在急診入口的顯著位置,將設有分診臺,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按照“預檢分診、急重優先”的原則,借助信息化等手段,對就診患者的病情進行科學評估,將患者分為“瀕危、危重、急癥和非急癥”1-4級分級管理,合理安排患者就診順序,優先處理較重病人。
其中,1級患者病情瀕危、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即刻進入復蘇室或搶救室進行搶救,如心跳呼吸驟停、休克、明確的心肌梗死等。2級患者病情危重或迅速惡化、存在生命危險,10分鐘內進入搶救室進行救治,如嚴重呼吸困難、昏睡、急性腦卒中等。1級和2級患者屬于較重級別,一直以來在各醫院都是優先救治。
這次全面分級后,變化較大的是3級和4級患者。3級患者病情急,存在潛在的生命威脅,先于4級非急癥患者優先診治,如急性哮喘、吸入異物、持續嘔吐、胸腹痛、輕中度外傷等。4級患者屬于非急癥,病情程度一般,如無危險特征的輕微疼痛、不需要縫合的小擦傷、穩定恢復期患者復診、僅開具醫療證明等。4級患者根據指引順序就診。這也意味著,非急癥患者到急診就診的話,等候時間會較長。
分級后將定期巡診
動態評估保證患者安全
分級后,患者將到不同的就診區域候診。急診的分診系統將與排隊候診叫號系統聯動,同時醫護人員也會對候診患者定期巡視,保證患者及時就診。對此,3級和4級的患者也許會擔心,會不會自己明明屬于1級或者2級,但被分錯了?
根據《通知》,將由“人”+“儀器”雙重合作保證分級的科學公正性。首先,醫院急診科均安排經驗豐富的人員從事急診預檢分診工作,并組織急診相關的所有醫務人員,進行了全員專項培訓。此外,分級最重要的依據是專業儀器對患者生命體征的采集,包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醫務人員再結合患者的病史、癥狀、體征,做出最終科學的分級及隸屬專科。
3級和4級患者等候就診期間如果出現突發的病情惡化怎么辦?在前兩重保障的基礎上,還會增加專業人員定期進行巡視,對候診患者的病情及潛在的危險動態評估,根據最新的評估情況再次分級,保證患者生命安全。患者如有突發不適,也請及時告知醫務人員,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醫療護理措施。
實施“急診分級”20家醫院名單
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
2.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
4.北京積水潭醫院
5.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
6.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7.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
8.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9.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10.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11.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12.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
13.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
14.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
15.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
16.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
17.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18.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
19.北京回龍觀醫院
20.北京老年醫院
對話
“分級”可保障危急病人第一時間獲得救治
對話人:北京市屬醫院急診工作專家組成員 北京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 郭樹彬
早在2017年,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新的“急診分級叫號”系統就上線了。當國內多數醫院急診還面臨著“急與不急一鍋粥”的時候,朝陽醫院就在努力建立起一個“理想”的急診醫學科:改變急診“先來后到”模式,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級,把涌向急診的患者梳理清楚,1-4級有序就診。經過兩年的試點,目前朝陽醫院急診科已經實現了“理想急診醫學科”的雛形,而這樣的急診分級也將在全市推廣。
北青報:現在北京大醫院急診的情況怎么樣?實行“急診分級就診”對患者來說最大的變化在哪里?
郭樹彬:北京大醫院的急診科病人特別多,也有很多非急診病人到急診看病。急診在專業范圍內有很多分級標準,這次主要是從政府的角度,要求所有的市屬醫院推進這種分級診療標準。這樣一來,很多沒有進行這種分級診療的醫院能夠快速實施。最重要的是保證了各家醫院急診診療的均質化,最大可能保證危急病人到了醫院第一時間獲得救治。
北青報:朝陽醫院在北京醫管局系統率先實施的“急診分級就診”,分級前后有哪些不同?
郭樹彬:最大的變化有兩個。一個是醫療秩序好轉了,患者們不用都圍在醫生面前等著。第二個是危重病人能夠更快地被發現和得到救治,醫療安全和醫療秩序都得到了提升。這兩年,朝陽醫院急診科的患者人數沒有太大變化,但是危重病人的比例明顯增加了。
北青報:您之前在采訪中介紹過,朝陽醫院急診醫學科以前有30%左右的非急癥患者,很多大醫院都如此,非急癥患者在急診科的占比甚至高達半數以上。這里面哪些情況最集中和典型?
郭樹彬:比如普通患者在門診看不上的,一些慢性病患者只是想開藥的,還有就是做透析的,專科疾病掛不上號等等……這些情況是的確不需要來急診的。
北青報:對于多數患者而言,掌握的醫學知識有限,所以排在3-4級的患者,可能會擔心自己的病情沒有得到重視或者病情會突然惡化。這種情況多嗎?醫院如何應對?
郭樹彬:事實上,我們的分級就診體系做的是比較完善的,既有專業的人,也有專業的分級標準,能保證患者安全,患者不需要擔心。此外,在分級之后還有再次觀察巡診,有病情變化會及時調整分級。
北青報:急診和門診是一個醫院最重要的兩個窗口,也是面對患者最多、最忙碌的地方,您認為急診和門診如何配合聯動?如何能夠真正實現“急診分級就診”?
郭樹彬:急診主要處理的是急危重癥、突發創傷等急癥病人,如果大量的非急診患者到急診科,會影響真正需要“急診”的患者。急診分級與門診應當是整個體系的聯動,實際來講,門診也需要同步優化,不能讓患者養成“門診看不上就來急診”的習慣。
這次全市范圍的“急診分級就診”,是首次從政府層面推動行業標準的實施。在實現急診分級就診中,一是信息化標準建設,這直接關系到標準方案的執行。另一方面就是患者對分級診療的理解。把急診資源留給真正有需要的急癥患者,這不僅是一種就醫秩序,其實也是一種文明和素質的表現。(張小妹)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
- 保利、招商等合營子公司東莞招商啟越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
- 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 滑雪如何規避風險?這份安全須知一定得告訴孩子
- 年貨寄鄉愁 金龍魚品牌限定芝麻香油為春節增香添味
- 恢復經營、擴銷增效 王府井預計去年凈利潤增加13.99億元
- 青青稞酒預計去年凈利潤5000萬元–7000萬元 核心區域業務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