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巨型IPO扎堆,A股年內首發募資額或超5000億元

10月15日,金龍魚登陸創業板高開90%,尾盤一度漲超140%,最終收報56元,漲幅近118%,市值達到3036億元。金龍魚本次IPO計劃募資138.7億元,創下創業板有史以來融資金額最大記錄。

此外,今年將登陸A股的巨型IPO還有螞蟻集團、京東數科、中金公司、吉利汽車、東風集團,五家公司最低募資額合計約為1190億元。

A股年內首發募資額或超5000億

近兩年,國內資本市場改革快速推進:科創板橫空出世、創業板實施注冊制、新三板精選層轉板制度出爐。國內資本市場改革的組合拳為A股市場增添了許多流動性,A股IPO數量與進度有明顯提升。

據時代財經統計,以發行日期為基準,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308家上市公司首發募資,累計募資金額達3851.31億元。

時代財經統計發現,截至10月14日,A股市場首發募集資金超過100億的總共有46家,達到或超200億的21家。其中今年已經有兩家公司首發募資額超過300億,排在歷史前十,分別是京滬高鐵(306億)、中芯國際(532億)。

距離2020年結束還剩下兩個半月,除了10月15日上市的金龍魚,還有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吉利汽車、東風集團、中金公司等五單巨型IPO在路上,今年A股累計首發募資金額有望超5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五家企業IPO首發募資額足以排進A股歷史前列。其中螞蟻集團募資額可以躋身A股歷史前七,京東數科、吉利汽車、東風集團三家公司首發募資額可以排在A股歷史前25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盤古智庫學術委員鄭志剛指出,當前世界幾個主要的資本市場之間競爭很激烈,都需要優質的標的來吸引投資者。

業內人士表示,螞蟻科技、京東數科等大規模IPO能夠花落A股,是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成果,凸顯出A股在全球主要資本市場中的競爭力。

美國國泰資本合伙人劉箐表示,螞蟻集團這一體量的公司走向資本市場,不僅對A股、港股、金融科技及泛支付行業意義巨大,由于其“系統重要性機構”“金融基礎設施”的業務實質,其承載的社會責任也將被進一步放大。

隨著IPO進程深入,螞蟻集團萬億估值生態帶來的效應將進一步被量化,或點燃新一輪金融科技公司進軍資本市場的熱情。劉青補充道,此類巨型IPO帶來的不僅是資本市場的天價募資額,還會引發社會和廣大投資人對相關領域板塊的關注,可能會帶來二級市場交易風向的變化。

新經濟企業優化A股產業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密集登陸A股的六單巨型IPO(包括已上市的金龍魚)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以中金公司、吉利汽車、金龍魚、東風集團為代表的傳統經濟,一是以京東數科、螞蟻集團為代表的新經濟。

兩種不同經濟類型的巨型IPO對A股市場有何影響?

目前A股市值最高的十個企業為茅臺、工商銀行等傳統經濟企業,與新經濟幾乎沒有什么關聯。而美股中,市值最高的企業則是以蘋果、谷歌、微軟等為代表的新經濟、科技企業。

劉箐指出,目前,A股市場仍以傳統行業權重股為龍頭,產業結構偏傳統。對A股市場來說,新經濟企業的參與,有助于優化A股產業結構,提升市場質量,推動金融供給側改革。

“從資本市場的發展來看,只有能夠聚集新經濟上市公司和懂得新經濟投資者的金融市場,A股才有國際競爭力。我國加快建設富有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把新經濟新產業公司留在境內上市是應有之義。”劉箐認為。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沈濤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新經濟企業鮮有在A股上市,這導致A股指數發展與現實經濟發展脫鉤。過去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互聯網經濟空前繁榮。騰訊、阿里合計接近11萬億市值,若在國內上市估值會更高的企業沒有體現在A股當中,導致A股指數無法準確反映國家經濟發展是必然的。

沈濤認為,若越來越多的新經濟企業在A股上市,不僅有助于A股比較準確地反映國內經濟,國內的中小投資者也有望在其成長過程中享受紅利。

劉箐也認為,從長遠來看,螞蟻集團等新經濟企業在國內上市有助于A股正常有序發展,也有望幫助A股更加精確反映國內經濟發展。

巨型IPO對市場流動性影響幾何?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此密集的巨型IPO短時間內登陸A股,其強大的虹吸能力或使A股承壓,影響市場流動性,造成短期熊市。

多單歷史級巨型IPO密集出現在同一年內,上一次可追溯到2007年,彼時A股尚處于牛市之中,熊市前夕。

而今年中芯國際、京滬高鐵兩單大規模IPO間隔時間約為半年,市場有足夠時間消化其影響,但即便如此,中芯國際的上市仍給市場帶來一定流動性壓力。

7月16日,中芯國際登陸科創板,募資532.3億成為科創板最大IPO。

招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成交額來看,中芯國際A股全天成交479.7億元,占科創板總成交額的比例近50%。如此之大的募資額和當日成交量帶來的資金分流效應,使得科創50指數在7月15日下跌5.25%,7月16日上市當天,科創50再次下跌8.82%,半導體等科技股更是跌幅明顯。

距離2020年結束還剩下兩個半月,除了10月15日上市的金龍魚,還有五單巨型IPO在路上。有了中芯國際的“前車之鑒”,部分投資者對市場流動性的擔憂也油然而生。

此前,華夏新供給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賈康表示,螞蟻A+H股同步上市,不會對市場流動性造成明顯沖擊。A股不缺資金,而是缺少優質公司。就像十幾年前承受工商銀行上市,A股市場目前也能承受住螞蟻上市。

安信證券投行分析師陳舒宇表示,大規模IPO在兩個月時間內密集登陸A股,必定會吸取資本市場流動資金。但是否會造成熊市,還需要看標的質量。

“如果把A股一些質量較差的標的資金量抽走,那就是A股正常的淘汰機制,因為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并沒有扎實的盈利預期作為支撐。”陳舒宇表示。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指出,在政策紅利的刺激下,目前A股估值明顯偏高。A股吸納了大量釋放的流動性,未來估值可能還會隨著貨幣、金融、經濟等政策利好繼續膨脹。這一輪市場行情是政策紅利釋放,各部門政策配合,所以不會像過往那樣因為IPO多就打擊情緒,而且在擴大資本市場容量的同時也在不斷擴大流動性供給。

劉箐表示,從2017年以來,公司基本面越好的公司走勢明顯好于基本面差的公司。

他指出,目前A股存量股票數量上升較快,“上市資格”不再稀缺,公司市值不斷縮水,注冊制的全面推開會進一步加劇這個情況。

“真正會受到沖擊的,主要是經營情況很差、淪為殼股、瀕臨退市且不斷重組的老公司。而原本就基本面很好、受到市場追捧的好公司估值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會因為資金的傾斜,導致與差公司的市值差距更大。真正的價值投資者一直是找好公司投資的。”劉箐表示。

劉箐認為,目前新股上市N連板的現象是不健康的,注冊制之后,由于定價權交給了市場,IPO估值會更趨近于市場價值,打新的收益率下降是一定的,會更接近港股美股的打新情況。未來打新之前要對公司有比較深入的研究了解、對公司進行估值,這對投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 A股 IPO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