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球迷 享專屬 青島啤酒為冠軍喝彩
“贏了贏了!”伴隨著主裁判的一聲哨響,2020中國足球頂級聯賽誕生了一支新的冠軍隊伍——江蘇蘇寧,他們也是中國足球頂級聯賽的第9支冠軍隊。
所謂“無啤酒,不足球”,奪冠后的球員們拿起現場的青島啤酒慶功,上演中超賽場的“啤酒浴”,感受足球+啤酒的獨特魅力。
足球專屬啤酒 中超俱樂部瓶為冠軍喝彩
今年的中超冠軍慶功酒是青島啤酒剛推出的“中超俱樂部定制鋁瓶” ,將激情、時尚的品牌文化與足球熱情完美結合,成為足球賽場上獨樹一幟的閃亮符號。
在球迷們的歡呼聲中,隊員們站在頒獎臺中央,享受著數萬名觀眾的吶喊。球員們盡情享受冠軍的喜悅,舉著酒瓶不斷揮舞,這是他們本賽季交出的最好答卷,也是給球迷最好的感謝。隊員們相互潑灑著啤酒,四處噴涌的啤酒泡沫像歡樂的精靈,將這歡樂在整個現場傳遞。激情的賽場化身歡慶的盛典,,伴隨著酒香,賽場之上的狂歡也延續到了場外。
青島啤酒與中超聯賽已經合作了多年,一直致力于為球迷提供更多的快樂體驗,此次新推的中超俱樂部瓶,便是青島啤酒為中超球迷們定制的專屬福利。
球迷專屬節日 牽手場外“第12人”
球迷與中超俱樂部定制鋁瓶的緣分,是從青島啤酒第二屆全國球迷大會正式開啟的。
在中超聯賽第二階段比賽如火如荼舉行之際,青島啤酒第二屆全國球迷大會如約而至。中超16家俱樂部球迷齊聚蘇州,青島啤酒16支中超俱樂部瓶首發,還有足球脫口秀、點球大賽、酒王爭霸賽……這場由青島啤酒攜手中超獻給足球賽場上“第12人”的盛會,帶來了榮耀與回憶、重逢與歡笑。
觀賽專屬 “樂園” 首選TSINGTAO1903青島啤酒吧
足球向來不是一個人的運動,看球也從不該是一個人的狂歡。都說啤酒泡沫蒸騰起的是一座城市的煙火氣,當足球遇上啤酒,相信沒有什么比夜晚里一杯清爽的青島啤酒更讓人心情愉悅了。
酒吧往往是球迷聚集最多的地方,酒吧的風格和調性也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球迷文化。在TSINGTAO 1903青島啤酒吧,喝著鮮啤酒、看一場酣暢淋漓的足球比賽,還有各種精彩互動游戲,這種別樣的觀賽體驗足以讓現場的無數球迷樂而忘返、大呼過癮,就好像來到了為啤酒+足球發燒友定制的專屬“樂園”。目前TSINGTAO 1903青島啤酒吧,已覆蓋北京、上海、深圳、南京、重慶、鄭州、大連、濟南、長沙、哈爾濱等50多座城市。
自合作以來,青島啤酒攜手中超聯賽,將激情、時尚的品牌文化與足球熱情完美結合,為球迷搭建了一個“體驗至上”的平臺。2020年,本賽季的中超聯賽剛剛落下帷幕,但青島啤酒和足球的緣分,將會不斷的延續和擴大。未來,青島啤酒會一如既往的在賽場內外打造一系列的“歡聚盛宴”,用啤酒+足球的元素組合,為球迷朋友們送去更多的驚喜,傳遞激情和快樂。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
- 保利、招商等合營子公司東莞招商啟越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
- 海關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 滑雪如何規避風險?這份安全須知一定得告訴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