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科技賦能金融服務提速 手機銀行有了“老人版”

隨著手機銀行的功能日漸豐富,銀行網點智能柜機的增多,“點一點”就能辦好的金融業務覆蓋面也越來越廣泛。科技賦能讓金融服務不斷提速,但在此過程中,老年人的金融服務需求如何滿足?

日前,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要讓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保證在數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落下”。

在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浙江省,針對老年群體的金融服務,從便民處入手,于細微處用心,堅持傳統金融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更溫暖了

柜面服務送進老人家里

“銀行網點服務窗口減少是趨勢,老年人對自助設備有從抗拒到適應的過程,我們在網點增加服務人力,基本能做到一對一的服務和指導,。”浙江農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近年來,引進智能設備、解放人力、提升效率,打造具有“科技感”的物理網點,是銀行轉型的焦點。在轉型的同時,金融業在服務中繼續維護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工作中經常遇到老年客戶行動不便,或者操作困難的,我們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幫忙。”建行杭州分行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值得欣喜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多數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金融科技也為老年群體釋放了更多服務資源。在建設銀行金東支行的一個網點,68歲的楊阿姨正在開通網上銀行業務,她笑著告訴記者,“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起來很方便。也不要小看我們老人,我們也要努力跟上時代潮流的。”

今年,稠州銀行嘉興分行曾接到過一位金女士“急電”求助,說家里老人因病臥床并且忘了密碼,自己代支取卡內社保報銷款時,卡殼了。按照銀行合規流程,客戶如果辦理密碼重置業務,必須持卡人本人攜身份證到網點辦理。考慮到金女士家人特殊情況,稠州銀行嘉興分行相關負責人隨即安排兩名柜員提供上門服務,將柜面服務延伸至市民家中。

記者從省內多家國有銀行處了解到,類似的“熱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遇到。“我們會利用移動金融服務工具,到老人家里上門辦理,幫助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更好地生活,也是我們的初心。”工行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鴻溝”正在給許多老年人帶來互聯網時代的不便利,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更好地服務老年人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也需要業內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

更貼心了

手機銀行有了“老人版”

移動化是金融服務的必然趨勢。在壯大手機銀行功能的研發路上,銀行程序員們沒有忘記給老年群體帶來定制化產品。

記者查詢多家大行手機銀行發現,多數App都設置了適應老年人習慣的界面。如建行手機銀行可在設置中選擇大字版,首頁聚焦賬戶查詢、轉賬、信用卡、手機銀行和黨費這幾個老年群體常用的功能,其余豐富的功能均隱去。

去年下半年,工行則推出了幸福生活版手機銀行,這是專門為老年人開發的手機銀行界面,市民可在工行手機銀行完成一鍵切換。字體大、語音操控、可綁定親情賬戶,這是該版本手機銀行的獨特之處。如果是55歲以上的老年客戶下載工行手機銀行App,系統就會自動提醒客戶切換版本,切換后的頁面字體顯著增大,辨識度和操作靈敏度也會提高。在語音交互上,除了老年人可以用語音在App內搜索對應功能,App在交易關鍵節點也會用朗讀的方式做出提醒。一系列親老設計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此外,今年郵儲銀行也推出了針對老年人的大字版手機銀行頁面。據悉,優化后的界面字體放大清晰,首頁布局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中老年客戶常用的明細查詢、智能轉賬、財富一覽、生活繳費、理財業務等功能,同時,客戶還可以通過“一鍵求助”功能連線客服,簡化流程,讓老年人也能跟上數字潮流。

本報記者 梅丹

隨著手機銀行的功能日漸豐富,銀行網點智能柜機的增多,“點一點”就能辦好的金融業務覆蓋面也越來越廣泛。科技賦能讓金融服務不斷提速,但在此過程中,老年人的金融服務需求如何滿足?   日前,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要讓金融科技成果更好惠及包括老年人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保證在數字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落下”。

在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浙江省,針對老年群體的金融服務,從便民處入手,于細微處用心,堅持傳統金融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銀行網點服務窗口減少是趨勢,老年人對自助設備有從抗拒到適應的過程,我們在網點增加服務人力,基本能做到一對一的服務和指導,。”浙江農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近年來,引進智能設備、解放人力、提升效率,打造具有“科技感”的物理網點,是銀行轉型的焦點。在轉型的同時,金融業在服務中繼續維護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工作中經常遇到老年客戶行動不便,或者操作困難的,我們工作人員都會第一時間幫忙。”建行杭州分行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值得欣喜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多數老年人對智能化應用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能力也在不斷提高,金融科技也為老年群體釋放了更多服務資源。在建設銀行金東支行的一個網點,68歲的楊阿姨正在開通網上銀行業務,她笑著告訴記者,“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用起來很方便。也不要小看我們老人,我們也要努力跟上時代潮流的。”

今年,稠州銀行嘉興分行曾接到過一位金女士“急電”求助,說家里老人因病臥床并且忘了密碼,自己代支取卡內社保報銷款時,卡殼了。按照銀行合規流程,客戶如果辦理密碼重置業務,必須持卡人本人攜身份證到網點辦理。考慮到金女士家人特殊情況,稠州銀行嘉興分行相關負責人隨即安排兩名柜員提供上門服務,將柜面服務延伸至市民家中。

記者從省內多家國有銀行處了解到,類似的“熱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遇到。“我們會利用移動金融服務工具,到老人家里上門辦理,幫助老年人在智能化時代更好地生活,也是我們的初心。”工行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數字鴻溝”正在給許多老年人帶來互聯網時代的不便利,面對這些問題,如何更好地服務老年人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也需要業內投入更多精力和耐心。

更貼心了

手機銀行有了“老人版”

移動化是金融服務的必然趨勢。在壯大手機銀行功能的研發路上,銀行程序員們沒有忘記給老年群體帶來定制化產品。

記者查詢多家大行手機銀行發現,多數App都設置了適應老年人習慣的界面。如建行手機銀行可在設置中選擇大字版,首頁聚焦賬戶查詢、轉賬、信用卡、手機銀行和黨費這幾個老年群體常用的功能,其余豐富的功能均隱去。

去年下半年,工行則推出了幸福生活版手機銀行,這是專門為老年人開發的手機銀行界面,市民可在工行手機銀行完成一鍵切換。字體大、語音操控、可綁定親情賬戶,這是該版本手機銀行的獨特之處。如果是55歲以上的老年客戶下載工行手機銀行App,系統就會自動提醒客戶切換版本,切換后的頁面字體顯著增大,辨識度和操作靈敏度也會提高。在語音交互上,除了老年人可以用語音在App內搜索對應功能,App在交易關鍵節點也會用朗讀的方式做出提醒。一系列親老設計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

此外,今年郵儲銀行也推出了針對老年人的大字版手機銀行頁面。據悉,優化后的界面字體放大清晰,首頁布局簡潔明了,重點突出中老年客戶常用的明細查詢、智能轉賬、財富一覽、生活繳費、理財業務等功能,同時,客戶還可以通過“一鍵求助”功能連線客服,簡化流程,讓老年人也能跟上數字潮流。

本報記者 梅丹

關鍵詞: 金融服務 手機銀行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