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醫美整體市場經歷高效洗牌,行業呈現“回暖”跡象

“瓶比化妝品貴”“不從消費者身上賺錢”“整容代表女性自由和時尚”……近來,“互聯網醫美第一股”新氧董事長兼CEO金星“金句”頻出,將人們的視線拉至醫美行業。

作為消費醫療的典型行業之一,醫美行業近年來在中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Sullivan)曾給出預測,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自2014年起維持年復合增長率23.6%的增速,2018年至2023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進一步提高至24.2%。

但受疫情影響,沙利文更新預測,2020年預計行業增長規模僅為5.7%,遠低于2019年18%的行業的增速。

而聚焦新氧透視醫美行業,回顧本年,醫美整體市場經歷高效洗牌,行業呈現“回暖”跡象。

不可小覷的強交易能力

上周,新氧科技發布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本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新氧移動端平均月活躍用戶870萬,同比增長153.7%;平臺總促成醫美服務交易總額超11億元。

雖然三季度利潤不敵去年同期的4050萬元,但新氧的營收和月活用戶數雙雙增長。

對此,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協會副秘書長龔偉解釋:醫美行業增長最底層的動力是四個字“人要愛美”。只要人性愛美,這個行業就將繼續。從化妝品、美發、美容、美體、美甲、美睫,到近十年飛速發展的醫美(全稱是“醫療美容”:用醫療技術達到變美目的),人們對愛美需求不斷提升。

今年,消費者的需求在第四季度迅速釋放。以新氧雙11期間公開數據為例,10月14日-11月11日線上成交總額同比增長213%,其中植發類日均搜索人數同比增長665%;私密整形類加購物車日均人數同比增長449%。

產業線上化提速

2013年,新氧成立,通過“媒體+社區+電商”戰略布局中的出色表現,以及豐富的內容生態布局、成熟的篩選系統與生態構建機制,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醫美平臺。

這期間,伴隨新氧等垂直平臺高速發展的是中國醫美產業逐漸線上化。

醫美的醫療屬性決定了其固有保守性,時至今日,大量的交易與服務仍發生在線下,交易鏈條冗長、層次分散。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這種平靜,醫療美容機構不得不尋求發展嘗試線上化,新氧三季度財報顯示付費醫療機構數4096家,同比增長26.8%,可見一斑。

醫美正規軍對“黑醫美”的打擊也加速了產業的線上化。

5月,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與新氧科技聯合啟動中國醫美行業自律行動,將線下平臺線上化,實時監督產業動態,覆蓋醫美信息審核、技術監督等。

8月,新氧公布自律行動第一期數據成果:平臺累計攔截問題機構58家,疑似違規或超范圍執業醫生14685人次,涉嫌違規、違法醫美商品12099例,總處理違規內容29729條。此外,處理違規日記9180篇、處理未打碼日記1743篇、違規總封號351個。數據令人咂舌。

有報告顯示,目前在18-40歲女性中,中國醫美用戶滲透率為7.4%,韓國為42%,相比于韓國,還有6倍增長空間,這意味著未來會有上億人消費醫美。僅從線上客群數據來看,去年中國新一線城市消費用戶占比已首次超過一線城市,正成為市場增長的最大推力。未來10年,中國萬億醫美市場將徐徐展開。

關鍵詞: 醫美市場 醫美用戶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