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潤科生物成長性存疑欲IPO 近1年半凈利潤來自子公司

《投資者網》張偉

12月1日,海洋微藻生產商廣東潤科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科生物”)在創業板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募資3.99億元。用于擴充和研發中心建設。

招股書顯示,潤科生物是多個國產奶粉品牌的DHA、ARA原材料供應商,但近十年來,公司營收規模一直未能突破2億元,其未來的營收增長能力令人存疑,不僅如此,該公司還面臨著毛利率明顯高于同行、實控人認定不清楚問題,也可能對潤科生物的IPO造成影響。

近10年的營收增速有限

潤科生物成立于2000年5月,2017年6月完成股改,公司主要從事DHA、ARA等海洋微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作為營養強化劑,DHA、ARA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嬰幼兒配方奶粉當中。潤科生物的前五大客戶中,也出現了完達山、飛鶴、君樂寶、雅士利等眾多國產奶粉品牌的身影。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下稱“報告期內”),完達山向潤科生物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670萬元、2135萬元、2599萬元和866萬元,在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4.29%、12.34%、15.17%和7.47%。不難看出,完達山也是潤科生物2017年至2019年第一大客戶。

不過,到了2020年上半年,潤科生物的第一大客戶變成了君樂寶,同期,為潤科生物貢獻了2344萬元的銷售收入,在其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為19.75%。而完達山滑落為潤科生物的第三大客戶。此外,飛鶴在報告期內一直排在潤科生物的前五大客戶之列,銷售貢獻率穩定在10%左右。

看到這里,對數據敏感投資者可能會發現,潤科生物的主營業務收入并不高。而事實上也是如此。報告期內,其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51億元、1.73億元、1.71億元和1.19億元。

Wind數據顯示,早在2010年,潤科生物的主營業務收入就已達1.55億元.也就是說,潤科生物近十年的營收增速有限。

不過,2020年上半年,潤科生物的營收已達1.19億元,不知今年能否突破2億元。潤科生物表示,“2020年上半年營收增加是因為主要競爭對手位于疫情嚴重的湖北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停工停產,而公司生產基地地處福建漳州,疫情形勢控制得較好,導致2020年1-6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較大。”只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競爭對手復工復產,潤科生物未來的業績能否持續增長,尚存在一定疑問。

毛利率因何高于競爭對手近30%

雖然,潤科生物的營收規模不大,但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倒不錯。報告期內,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78萬元、6688萬元、7004萬元和4869萬元;同期凈利率分別為37.58%、38.65%、40.87%和41.01%。相應的,潤科生物的毛利率也高得嚇人。招股書顯示,潤科生物主營業務報告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66.80%、73.84%、73.39%和72.17%,這個數據也高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許多。

招股書中,潤科生物以發酵工藝等標準把嘉必優、金達威、安琪酵母、睿智醫藥、圣達生物這五家公司看做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報告期內,這5家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43.06%、42.74%、42.15%和48.8%。潤科生物的毛利率較這些公司高出近30%左右。

對于毛利率較高的原因,潤科生物表示,這是因為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嬰幼兒配方奶粉,下游客戶對DHA、ARA產品的質量、安全、穩定等要求標準高于普通食品添加劑,再加上生產工藝、生產成本及人工成本等因素的綜合,使得公司毛利率與上述公司存在較大差異。

值得注意的是,嘉必優與潤科生物的業務具有高度相似。據公司官網,嘉必優的主營產品為ARA、藻油DHA及SA、天然β-胡蘿卜素等產品。同期,公司毛利率分別為46.45%、48.94%、52.97%和56.45%,較潤科生物相比仍低不少。《投資者網》就“毛利率為何高于嘉必優等直接競爭對手”等問題致函潤科生物,但沒有收到對方任何回復。

利潤靠子公司“輸血”有風險

除了毛利率明顯高于同行外,潤科生物最近一年半的凈利潤全部來自于子公司潤科生物工程(福建)有限公司(下稱“潤科福建”)。招股書顯示,潤科生物2019年、2020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7004萬元、4869萬元,同期潤科福建的凈利潤分別為7358萬元和5051萬元。也就是說,潤科生物最近一年半的盈利是靠潤科福建“輸血”,這也讓市場對其的獨立性表示懷疑。

企查查信息顯示,潤科福建成立于2008年,由李建平和潤科生物分別出資4500萬元、500萬元設立。2010年,潤科生物以4509萬元購買李建平持有的潤科福建90%股權,至此潤科福建成為潤科生物的全資子公司。

至于對于凈利潤來自子公司的風險問題,潤科生物在招股書中提示稱,如果潤科福建未來未能進行現金分紅或存在重大投資計劃、現金支出的情形而無法及時、足額向公司分紅,則可能造成公司無法及時向投資者進行分紅的情形,提醒投資者關注現金分紅風險。

廣東德納(成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何小丹律師認為,凈利潤幾乎全部來自子公司,除了子公司的經營會影響母公司發展外,IPO時還可能會被監管層詢問為何不以潤科福建為主體進行上市;如果潤科生物不能證明其獨立經營能力,其IPO可能會面臨阻滯。

值得注意的是,李建平為潤科生物實際控制人陳璇的丈夫。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其通過汕頭市益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間接持有潤科生物1.17%的股份。不過,作為陳璇的配偶,李建平并未被認定為潤科生物的共同實控人。對于該公司實控人認定存在疑問的相關問題,也可能對潤科生物IPO造成影響。

關鍵詞: 潤科生物 IPO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