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直播經濟正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為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直播、短視頻等經濟新業態迅速崛起,它們在自身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加快向生活、生產、消費各領域賦能。在1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經濟參考報、抖音聯合召開的“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發布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以抖音為代表的各類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在推動經濟新潮流、促進經濟復蘇、拓展就業形式、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探索,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作為迅速崛起的新經濟業態,直播經濟正迎來黃金發展時期。當前國內各大平臺正紛紛進入直播賽道,相關咨詢機構2020年的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228億元。

當天發布的《“V經濟”的興起:抖音助力經濟發展年度報告》(下稱《報告》)指出,抖音等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電商等形式,推動新型商業模式、消費習慣、生產鏈條和產業生態的發展,成為一種經濟新常態,即“V經濟”,包括Visualization(視覺化)、Volume(流量優化)、Vitalization(產業激活)三個方面之間的聯動與融合,對應著前臺、中臺、后臺三個環節相互關聯的生態體系。

在業內專家看來,數字技術對于提升需求側管理水平,打造消費新業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近年來興起的視覺經濟、直播經濟在滿足擴大需求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經濟與科技社會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呂鵬認為,直播提供了一個“用真實的體驗激活需求側的沉默結構”的利器,促進需求側、供給側的鏈接,促進雙循環的發展,加速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融合。例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大車企紛紛加入直播行列,其中三一重卡在抖音上策劃了多場活動,在3月20日的萬臺搶購節直播中在2小時內達成5000萬銷售額,打破了疫情期間的銷售困境。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聶輝華表示,直播經濟打破了信息不對稱,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助力偏遠貧困地區農產品去庫存,彌合地區差距等方面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以抖音為例,為了緩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農產品銷售受阻的問題,2020年2月,抖音“縣長來直播”啟動,邀請各地市長、縣長通過直播,幫助各地銷售受阻的農產品快速找到銷路,截至目前,共有110位市長、縣長走進“縣長來直播”直播間,幫助銷售農產品1.23億元,其中6819萬元來自貧困縣。

值得關注的是,直播正在激發企業生產活力,促進供給側變革。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所長、研究員陳光金表示,直播經濟在5G賦能下,助力打造了柔性供應鏈,讓更多生產商看到了更為精準的市場需求,推動其注重產品的差異化、個性化、銷售定制化的訂單需求,高時速、低時延的供需產業鏈逐漸形成,生產端+內容端+服務端相結合的柔性供需體系迸發升級,同時也加快推動我國產業智能化升級。

不過專家也指出,隨著直播領域的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供給反饋不及時、法規制度不健全等問題也日益突出,未來需要建立合理的政策引導框架,規范行業自我規范機制,構建良性產業發展格局。

陳光金表示,政府監管部門應該慎用直播的發展趨勢,盡早進行數字經濟的頂層設計,在合理稅收、公平競爭方面確定責任和邊界,有效引導產業發展。同時要推進直播產業的行業自我規范機制,促使生產廠家自覺遵守產業規則,杜絕惡性競爭和無序擴張,注重社會責任,塑造積極向上的網絡生態。

與傳統企業不同,平臺企業是平臺生態的維護者、治理者和引領者,是社會責任的承擔者,平臺實踐也體現了社會價值取向。以抖音為例,疫情期間,為緩解農產品銷售受阻的問題,抖音聯合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發起了“戰疫助農”公益項目,通過設立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專區等一系列措施,幫助農產品找到銷路。截至2020年4月11日,項目累計助力農產品銷售3.2億元,在推動地方經濟復蘇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報告》也指出,未來平臺監管是提升商品品質、增強前后臺互信的重要渠道之一。直播經濟的良性發展除了依靠政府監管、行業約束等外力,更需要企業生產端主動遵守生產規制,樹立企業社會責任,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才能從根本上獲得直播經濟的根本優勢。

關鍵詞: 直播經濟 黃金發展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