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藝術活動聲勢漸隆 藝術品電商領域出現些許春意
在各類線上藝術活動聲勢漸隆的當下,沉寂許久的藝術品電商領域也出現了些許春意。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在近3個月的時間,除了主流電商平臺頻頻推出藝術“年貨”,近期也有新的藝術品電商平臺成立;投融資方面看,玩物得志平臺在兩個月前獲得了8000萬美元C輪融資。雖然還無法與2013-2018年前后藝術品電商平臺鱗次櫛比、融資事件多發的黃金時代相比,但也打破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僵局。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在藝術品市場“電商化”的趨勢中,藝術電商本身頻頻以社群分銷、鑒定認證、藝術教育等作為新賣點,同時也存在著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現象。
新融資、新平臺打破沉寂期
歲末年初,藝術品作為特殊的“新年禮”登陸電商平臺。其中包括拍企聯合主流電商平臺的合作——永樂&京東拍賣季正在進行中,涵蓋了潮流藝術、中國書畫、古董珍玩等六大門類,共計200余件藝術品。
除了電商巨頭在藝術領域的新動作,近3個月來,新藝術品電商的入局與新融資事件也受到了業內的關注。標榜國風文化電商的玩物得志于2020年11月完成8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由華興新經濟基金與源碼資本聯合領投。天眼查顯示,玩物得志半年時間兩次獲得融資,至今已完成五輪融資。有消息稱,該輪融資將用于平臺新一輪戰略升級。
近期的新入局者為創辦于兩個月前的“藝咚咚”。“現有的藝術品電商龍蛇混雜,有很多人通過各種渠道在做藝術品銷售,有抖音快手直播的,有微信群做拍賣的,這些均缺乏規范的價格機制,同一位畫家的作品在不同地方價格天差地別……很多銷售渠道本身只是一個短期行為。”談及新平臺產生的市場背景,藝咚咚CEO于何公開表示。
關于當下國內藝術品電商數量及占據多少市場份額的問題,有人估算為2000家左右,但業內并沒有一個權威的統計數據。在業界人士看來,如同藝術品交易市場一樣,藝術品電商近年來也經歷了一個從風頭浪尖到低谷的過程。資深藝評人、藝術互聯網大會創始人王槄告訴北京商報記者:“2013年8月,電商巨頭亞馬遜宣布推出藝術品頻道,曾掀起了新一輪的藝術互聯網拍賣高潮。淘寶、國美、蘇寧、京東等國內電商巨頭企業也紛紛進入藝術品電商領域;同時更有不少藝術品電商創業者批量進入這個領域。但遺憾的是,不少藝術品電商企業似乎走入了誤區,企圖以‘資本’博‘資本’,并沒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紅利,進行有效積累粉絲和用戶,錯過了上一輪的人口和流量紅利。到2017年底,已經有不少藝術品電商企業縮減規模、轉型,甚至是倒閉。主流電商巨頭在藝術品領域里也基本是毫無建樹。”
“自2018年起沉寂了幾年時間,眼下藝術品電商動作頻頻,又有復蘇之勢,文玩領域尤其明顯。”包括策展人郭薇在內,多位藝術行業從業者認為,疫情帶來的線上變革或又一次將藝術品電商推上“舞臺”。
新賣點暗藏套路
與八年前的“黃金時代”相比,藝術品電商呈現出了平臺化、垂直化、金融化等新發展趨勢,再次受到資本關注的藝術品電商領域正浮現出一些新賣點。
可以看到,剛成立的藝咚咚平臺方面提出打造業內第一家具有權威認證信用體系支持、專注于原創平價大眾藝術市場的綜合性藝術品門戶平臺;支持藝術品個性定制,同時開設美術教育等課程。鑒定服務同樣是玩物得志的賣點。據介紹,該平臺稱在行業內首創了文玩交易全流程商品鑒別服務——“玩物鑒別”,通過“先鑒別,后發貨”的服務模式,以直播、拍賣和一口價核心服務,打破傳統文玩交易、鑒寶、交流等時空維度的限制。
在一些從業者看來,確有不少消費者愿意為一紙證書買單,但眼下電商的鑒定服務尚難以解決行業的痛點:“一些線上鑒寶做得風生水起,例如‘天天鑒寶’平臺在一年內獲得了數千萬元融資。但鑒定水很深,所謂資深專家、權威機構與證書,魚龍混雜,各執一詞;價格認定也很難做到標準化,專家定了價,但他并非買家,也不代表東西就能以此價賣出去。”古玩商劉先生表示。
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玩物得志的投訴量為2388條,問題集中在商家夸大宣傳、貨不對板、網絡售假、退貨難等問題。由此,在資本關注和交易流水的高額數字下,作為連接買賣雙方的電商平臺,文物藝術品交易透明化、標準化的問題待解。
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一種社群分銷式的模式眼下正在多個藝術電商平臺形成風氣且備受爭議。成立半年時間的藝創網,對外宣稱“為藝術匠人的作品流通打造的電商綜合服務平臺”。一位“內部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接受語音身份驗證、邀請碼入會后,才可登錄藝創藝術品商城秒殺藝術品。“參與購買作品,每天可賺取作品價格1.5%的收益。會員與會員之間收付款,平臺只收手續費。當自建的團隊有35個以上的穩定交易會員時,可申請成為‘空間主’,賺取提成。”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目前這類分銷模式在多個電商平臺出現。其中,榮德速拍、齊和拍賣等近期被自媒體曝光有“崩盤”、侵害會員利益的現象出現。
對于這種藝術電商平臺宣稱的“藝術金融相關的、服務于藝術家”的模式,業界人士提示稱,實質上多半仍是“資金盤”。
“精與專”的新機遇
雖然各種新現象及新問題層出不窮,但2021年仍舊被視為藝術品電商領域的機遇之年。
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發布的《2020藝術市場報告》明確顯示,隨著藝術品線上交易量逐年上漲,藝術電商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伴隨著線上技術的發展,藝術拍企、畫廊與博覽會都開啟了線上展出和銷售的渠道。對此,有人提出拍企等機構“電商化”的方向是否會影響藝術品電商本身市場份額的問題。藝評人王晶晶表示:“拍賣行及一些頂級畫廊還是牢牢占據著高端藝術品市場的絕對份額,且他們的線上業務主要面向的還是原有的私人藏家。相比而言,藝術品電商現有的份額,相較而言是微乎其微的。基本不存在競爭關系。”
王槄認為,隨著傳統企業和市場轉戰線上,相應會對藝術品電商領域起到推動作用:“此前大家并不看重藝術品電商市場,隨著傳統龍頭企業轉戰線上,會讓更多人開始去關注小電商,有更多投資者愿意入場,這是有積極意義的。”
北京商報記者看到,許多藝術品電商的宣傳中,常常提及“超萬億級”的藝術品市場,視前景為藍海。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理論上講的確有可能,但仍需要解決原有痛點。在王晶晶看來,建立成熟的信用機制是藝術品電商經營者的關鍵:“現在許多平臺通過明星代言營銷品牌形象,流量是來了,但退貨率卻高居不下。可以嘗試運用新技術,建立鑒定備案機制。”
談及未來藝術品電商的“出路”,王槄認為,藝術品電商一定會占據一席之地,但應杜絕成為亂象叢生的“大雜燴”:“許多藝術品電商僅看重以流量優勢的介入,沒有傳統藝術品企業具有的足夠的行業積累,不懂藝術市場規則,忽略對消費者的熏陶和培養。最后淪為‘大雜燴’。”同時他還表示,藝術品電商未來屬于細分的市場,新入局的創業者尤其要從“做專、做精”入手。
北京商報記者 胡曉鈺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促進內外貿一體化發展 引導更多企業走一體化經營道路
- 還在糾結凱銳思和花丟丟貓咪沐浴露哪個好?不妨看看測評結果!
- 七鮮超市業績逆勢增長 進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戶
- 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中國平安發起保護華南虎公益行動
- 第五屆金匠獎獲獎榜單
- 鏡外之境 國際當代攝影展”在遇見博物館·in Space開展
- 榕樹貸款以科技創新為本 助力金融數字化轉型提速
- 深度回顧2021:創新+品質,歐恩貝打造消費者信賴國產奶粉品牌
- 瑞豐農商行去年營收增長10.5% 不良貸款率為1.25%
- 交通銀行增資交銀投資獲監管批復 注冊資本變更為150億元
- 回顧8年的堅定和創新——木婉清集團的前世今生
- 開蓋即飲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飲產品新升級
- 減脂也想吃零食怎么辦?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計劃,讓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連問,股價收“三連板”后大跌
- 誰是下一個九安醫療?“新冠概念”股市造富,偽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長春高新股價進入下行通道 4個交易日里市值蒸發330億元
- 沒了薇婭競爭,李佳琦更貴了!全網最低價不復存在
- 羅永浩預告年后回歸科技界,耗資6個億的“真還傳”要殺青了?
- 支撐高質量發展 21年北京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9%
- 地方經濟年報陸續出爐 地方穩增長舉措蓄勢待發
- 工信部:針對中小企業發展再出紓困幫扶政策
- 流通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出爐 加快資源要素流動
- ?明明原價能買票,為何還要購買平臺VIP
- 順鑫農業預計2021年度凈利潤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東科技境外首次公開發行股份申請已獲證監會接收材料 消息...
- 時隔一月 央行開展14天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
- IBM第四季度凈利大漲72% 股價盤后一度飆升7%
- 連虧三年的唐德影視扭虧 去年凈利預計1800萬-2700萬元
- 強監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轉型能否延續高增長?
- 春節因素提振餐飲旅游板塊 預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