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數字經濟不應是部分人的‘特權’,要惠及所有人

科技要帶來幸福感 助力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數字技術的發展本來應該帶給人們更多的便利,但對于不少老人來說,卻是一道道“難關”。政協委員紛紛建言,助力老人跨越“數字鴻溝”。

老人打車難成為近期人們關注的話題。市政協委員、中國雄安集團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臻深有同感,“我自己去試過,在一家醫院的門口,招手打車半個小時,一輛車沒招到!”王臻說,“我始終認為,科技要帶來幸福感,技術創新帶來的應該是便利、便捷,而不是更加復雜。數字經濟不應該是部分人擁有的‘特權’,更是要惠及所有市民。”

“未來,科技的發展一定是要消除數字鴻溝。”王臻舉例說,比如數字人民幣推出后可以綁定在手環上,老人消費不用“掃一掃”,刷下手環就能完成支付。比如可以采用人工智能系統讓手機變成老年人的“個人助理”,老人想要打車,只要對手機說“打個車”,人工智能虛擬助理基于大數據自動激發老人定位信息,自動觸發派車平臺安排車輛過來。“政府有關部門還可以倡導網約車平臺為老年人、身體障礙人士優先提供服務,優先派車。”王臻描繪著未來的場景。他認為,未來將出現去APP化,用人工智能虛擬助手等數字技術方式,來幫助老人和身體有障礙人士跨越數字鴻溝。

市政協委員、香港《廣角鏡》出版社執行董事、社長魯薇關注的是社區團購背景下的百姓菜籃子保護問題。她說,部分社區團購比較發達的區域,一些社區小菜店門可羅雀,菜品的質量、數量和價格都受影響,也為老年群體買菜無形中設置了“障礙”,也將進一步影響老百姓的菜籃子安全。(記者 孫穎)

關鍵詞: 數字經濟 數字鴻溝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