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2020年“國家賬本”公布 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好轉

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大規模減稅降費措施影響,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3.9%,完成了預算報告提出的目標。

日前,財政部公布了2020年“國家賬本”: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895億元,同比下降3.9%。其中,稅收收入154310億元,同比下降2.3%;非稅收入28585億元,同比下降11.7%。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財政收入呈現一季度大幅下降后二季度觸底回升、三季度由負轉正、四季度持續向好的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好轉

2020年,疫情暴發蔓延時,2月、3月全國財政收入分別下降21.4%、26.1%,財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隨著減稅降費和新增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等規模性助企紓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逐月持續穩定恢復,帶動6月以后全國財政收入當月增幅連續正增長。

從年內趨勢看,2020年1-4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分別為-14.3%、-7.4%、4.7%、5.5%。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溫來成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2020年的“國家賬本”大體上符合各方面的預期,下半年經濟的回暖是很明顯的,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出現負增長主要是上半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降幅較大并疊加減稅降費的影響。

稅收收入是經濟的“晴雨表”,主要稅種收入“先抑后揚”也折射出主要經濟指標企穩好轉。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大稅種國內增值稅下降8.9%,累計降幅連續8個月收窄,10月、11月、12月分別增長9.1%、8.1%、7.7%,基本恢復正常。進口貨物增值稅及消費稅下降8.1%,降幅隨著一般貿易進口增幅回升而逐步收窄。企業所得稅下降2.4%,主要是下半年企業利潤恢復性增長帶動收入累計降幅收窄。

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個人所得稅上漲。2020年個人所得稅收入11568億元,同比增長11.4%。對此,財政部的解釋是因為居民收入隨經濟復蘇恢復性增長以及股權轉讓等財產性收入增加。

溫來成認為,除上述因素外,個人所得稅的上漲還和稅制改革有關。2020年是個人所得稅第七次改革后第一個規范結算的年度,此前由于改革,個稅收入大幅度下降,這次有一個恢復性增長。

促進財政收支平衡

為了給企業紓困,2020年我國出臺實施了7批28項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包括社保費減免等。

效果也是明顯的。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2020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10萬戶重點稅源企業銷售收入稅費負擔率(企業繳納的稅收和社保費等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預計同比下降8%。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持續實施深化增值稅改革、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制度性減稅降費政策。繼續執行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

放水養魚、讓利于民,這意味著,財政收支的矛盾短時間內不會緩解。

以2020年數據為例,財政收入下降的同時,財政支出仍保持一定增速。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2.8%,但未達年度預算支出目標,完成了目標的99.1%。主要支出科目中,增長較快的是債務付息、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速分別達16.4%、15.2%、10.9%。

財政部部長劉昆曾表示,2020年財政工作面臨的困難之多、挑戰之大,是多年未有的。疫情暴發蔓延時,全國財政收入大幅下滑,收支矛盾異常突出,地方財政運轉尤為困難。

為了彌補財政收支缺口,各級政府積極挖掘潛力,多渠道盤活國有資源資產增加收入。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地方非稅收入中的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增長17.8%,拉高地方非稅收入增幅5.4個百分點。另外,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2992億元,同比增長28.1%。

促進財政收支平衡一邊要增收,一邊要減支,這就要求各級政府過“緊日子”。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城鄉社區支出分別下降1.1%、20%。

債務風險總體可控

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個重要體現是加大發行政府債券籌資來彌補缺口,保障民生,穩投資、補短板,發揮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

比如,去年我國地方政府累計發債籌資6.4萬億元,同比增長近42%。為了加大對基層財政支持,中央將新增財政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2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支持基層落實“六保”任務。去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8.39萬億元,增長12.8%,增量和增幅為近年來最高,重點向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傾斜。

驟然加大的債務規模使業內擔心政府的債務風險。

截至2020年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余額25.66萬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準的限額28.81萬億元之內,加上納入預算管理的中央政府債務余額20.89萬億元,全國政府債務余額46.55萬億元。按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0年GDP初步核算數101.6萬億元計算,政府債務余額與GDP之比(負債率)為45.8%,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風險總體可控。

溫來成說,從2020年債券發行的情況看,總體較平穩。“問題就是大規模發債的情況下,由于地方政府項目儲備不足,還有部分限額沒有用完。”他認為,要保證債務資金發行到位之后,馬上能夠進行開工建設,形成當年的工程實物量能拉動經濟的增長。因為政府債務的資金是有利息負擔的,如果發行完成之后不能夠立即投入使用,就會形成財政資金的浪費。

對此,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堅持“資金跟項目走”原則,提前做好項目準備,完善專項債券項目確定機制,適當放寬發行時間限制,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提高債券資金使用績效。同時,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隱性債務風險,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對各類新增隱性債務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終身問責、倒查責任。并穩妥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完善常態化監控、核查、督察機制,對各類隱性債務風險隱患做到早發現、早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關鍵詞: 國家賬本 經濟指標 企穩好轉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