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讀書郎教育擬上市背后:研發投入不及銷售,深陷質疑

近日,王力宏離婚事件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多個品牌先后與其終止合作關系,其中包括一家二次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的讀書郎教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讀書郎教育”)。

據招股書描述,讀書郎教育成立于1999年5月28日,主要面向中國的中小學生、家長及學校教師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各種嵌入全面數字化教輔資源的智能學習設備,是中國排名第二的智能學習設備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達到6.6%。截至IPO前,讀書郎教育實控人陳智勇及其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公司73.11%的股份;其中,陳智勇個人持有公司40.13%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東。

同時,讀書郎教育業績逐年增長,營收從2018年的6.32億元漲至2020年的7.34億元,凈利潤方面從2018年的2682.2萬元迅速增長至2020年的9201.3萬元。

但是,行業領先、業績逐年增長的讀書郎教育卻深陷外界質疑。根據多家媒體報道,讀書郎教育存在“主營業務單一”、“八成收入靠線下”、“輕研發”、“毛利率低”等諸多問題。

對此,時代數據12月10日給讀書郎教育發去了采訪函。同時,時代數據記者聯系了讀書郎教育官網熱線,客服人員表示,他們只針對售前、售中、售后問題進行解答,其它問題無法回答,如果采訪函已經發給公司郵箱,公司會有人與時代數據記者聯系。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讀書郎教育方面對采訪問題的回應。

“雙減”落地,雙師直播課發展遇阻

時代數據注意到,讀書郎教育在其今年4月首次遞交的IPO招股書中描述到,公司已是中國領先的K-12一體化教育服務商,擁有全面自有線上教育內容、涵蓋校內外教育場景等全方位應用的一體化教育生態系統,提供創新的線上線下學習體驗融合。以2020年于中國的直播課程總小時數及直播課程的總報名人次計,公司在K-12一體化教育服務供應商中排名第一。

讀書郎教育之所以在行業中擁有這一優勢,其實是源于讀書郎教育在2017年的一次轉型。2017年,在全面二孩政策和K12在線教育風口的助推下,讀書郎教育在行業內率先推出雙師直播課,提供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此后,雙師直播課的報名人次逐年成倍增長,從2018年的190萬人次增長至2020年的1480萬人次;到了2021年首次IPO前,雙師直播課的累計報名人次已接近3000萬人次。

但好景不長,隨著今年7月“雙減”政策最終落地,給了讀書郎教育這一次的戰略轉型“一記重拳”。待到二次遞交IPO招股書時,讀書郎教育已不再提及雙師直播課,僅保留了面對學校和教師提供的智慧課堂解決方案,同時將自身定位由中國領先的K-12一體化教育服務商變更為中國領先的擁有成熟教育生態系統的智能學習設備科技服務供應商。

近九成收入源自學生個人平板業務

盡管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業務得以保留,但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業務的營收占比一直處于較低水平。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智慧課堂解決方案業務的收入分別為451.6萬元、816.3萬元、2229.3萬元和700.8萬元,分別占總營收比僅為0.7%、1.2%、3.1%和2.2%。

時代數據發現,讀書郎教育的營收主要依賴學生個人平板業務。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學生個人平板業務的收入分別達到4.68億元、5.41億元、6.65億元和2.73億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74%、80.8%、90.6%和86.6%。

銷售高度依賴于線下經銷商

據招股書顯示,在銷售渠道方面,讀書郎教育主要依靠線下經銷網絡來銷售設備。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來自線下經銷商的收入分別為5.93億元、6.14億元、6.24億元和2.63億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93.8%、91.7%、85.0%和83.4%。

相比之下,讀書郎教育來自線上經銷商的同期收入分別為3336.7萬元、4130.7萬元、7540.1萬元和3663.9萬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5.3%、6.2%、10.3%和11.6%,雖然占比保持增長,但與線下經銷商差距仍然很大。

從經銷商數量上來看,截至第二次IPO前,讀書郎教育簽約的線下經銷商已達122名,旗下控制著全國344個城市合計4192個銷售點;而線上經銷商僅為14名。

此外,讀書郎教育還有自營網絡平臺,但是收入甚微,同期收入分別為506.0萬元、1169.3萬元、2161.9萬元和999.9萬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0.8%、1.7%、2.9%和3.2%。

在對線下經銷商的高度依賴下,讀書郎教育的利潤空間也進一步被壓縮。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來自線下經銷商的毛利分別為1.25億元、1.59億元、1.61億元和6036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1%、25.8%、25.9%和22.9%。

受此影響,讀書郎教育的同期毛利率僅為20.3%、26%、27.5%和24.6%,均未達到30%,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均在30%以上。

原材料持續上漲,進一步吞噬利潤

與此同時,據招股書描述,讀書郎教育智能學習設備的核心組件顯示器、內部存儲器及集成電路板均需要對外采購,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其核心組件的平均購買價也在以年均15%至20%的增速增長。

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讀書郎教育的原材料成本分別達到4.41億元、4.29億元、4.59億元和2.06億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69.78%、64.03%、62.53%和65.4%。

研發投入不及銷售支出

時代數據注意到,銷售及經銷費用也是讀書郎教育的重要成本支出。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公司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為6885.6萬元、6349萬元、7416.3萬元和2764.5萬元,分別占總營收比為10.9%、9.5%、10.1%和8.8%。

而同時,公司2020年在研發費用方面的投入卻在減少,較2019年大幅減少了17.07%,從2019年的3642.8萬元減至2020年的3021.1萬元,研發費用率從2019年的5.4%降至2020年的4.1%。到了2021年前5個月,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微增至4.5%,但依然遠低于銷售費用率(8.8%)。

對此,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2019年的研發支出較高主要是因為當時有較大比例的硬件產品開發項目。但公司還在招股書中強調,“持續的研發是我們品牌知名度的基礎,亦是我們保持行業領先地位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發人員數量也在減少,截至二次IPO前,公司研發人數為123人,較首次IPO前的135人減少了12人,人數銳減8.89%。

IPO前股東突擊套現1.6億,上市意圖存疑

在主要業務方面,讀書郎教育的產品較為單一且嚴重依賴線下經銷商;在營業成本方面,讀書郎教育又要面對原材料逐年上漲和銷售及經銷費用居高不下的風險。在此情況下,讀書郎教育卻難以在研發上持續發力,是缺錢了嗎?

但其實,讀書郎教育并不缺錢。據招股書顯示,早在2020年11月,讀書郎教育就給股東們派發了1.6億元的股息;同時,2021年3月22日公司還進行了一次小范圍的配股,以約合337.8美元一股的高價融資2273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截至2021年5月31日,公司賬上仍有現金及等價物約3.35億元。

如此看來,常年研發投入未過億的讀書郎教育上市前不僅巨額派息,手上還握有3.35億元的現金,因此讀書郎教育并不是因為研發缺錢才上市。那么,讀書郎教育此次上市融資的目的是什么?

讀書郎教育在招股書中闡述道,此次融資的資金將被運用到深化經銷網絡改革及強化其他區域擴張及滲透、研發信息技術及基礎設施、投資優化生態系統以及提升教材開發能力和進一步多元化數字化教輔資源等項目,但具體的擬使用募資數額和實施周期仍在編纂中。

關鍵詞: 讀書郎 王力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