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綜合交通規劃發布 提出“打造全球灣區核心樞紐海港”等任務
《深圳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于近日印發,對未來5年全市綜合交通發展作出總體部署。
《規劃》提出兩個階段發展目標。
面向2025年,基本建成“開放暢達、立體融合、低碳智慧、安全宜行”的交通強國城市范例,“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更加完備。記者了解到,“12312出行交通圈”具體是指與粵港澳大灣區內部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2小時通達,與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123”快貨物流圈意味著,省內1天送達,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面向2035年,深圳將率先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全面建成“三個1000公里”骨干交通網,即1000多公里城市軌道、1000多公里高快速路、 1000多公里高鐵、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成為全球交通運輸創新引領者。
為確保目標落地實施,《規劃》細化分解目標,提出“打造全球灣區核心樞紐海港”“構建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等八大任務。
【規劃亮點】
加快前海、南澳等客運碼頭建設
加快鹽田港東作業區、西部出海航道二期、小漠國際物流港、亞洲東部LNG加注中心等重大項目建設。
加快推進前海、南澳等客運碼頭規劃建設,發展深惠汕東部海上航線,加快推進南澳碼頭規劃建設,研究在壩光、新大等片區規劃選址海上休閑和客運碼頭。
豐富郵輪旅游國際國內航線,推進深圳至東南亞國家“飛機+郵輪”業務。推進“海上看灣區”主題旅游項目,開通以蛇口郵輪母港為基地的直升機 “空海游”觀光航線,創建成品質卓越的國際郵輪樞紐港。
促進現代航運及服務業集聚發展,吸引航運金融、法律服務等航運要素落戶深圳。
到2025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3300萬標箱,LNG接收規模達到1600萬噸,郵輪旅客吞吐量達到60萬人次。
打造都市圈“2+2”機場群體系
推動深圳機場第三跑道、T1和T2航站樓等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國際客貨運航線恢復及拓展,打造面向亞太、連接歐美澳、銜接“一帶一路”的航線網絡。
打造都市圈“2+2”機場群體系。加快南頭直升機場遷建至龍華樟坑徑,啟動深汕通用機場規劃選址工作,加強與惠州機場合作。到2025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超過210萬噸。
廣深第二高鐵爭取“十四五”開工
完善“南北終到、東西貫通、互聯互通”的高鐵通道布局,優化深圳鐵路多樞紐體系。東部方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深汕特別合作區高鐵,謀劃深圳至河源高鐵、銜接杭州至廣州高鐵,形成深圳與長三角地區聯系的新通道。中部方向,建成贛深高鐵,加快推進廣深第二高鐵規劃建設,爭取“十四五”期間開工,形成深圳聯系長 江中游城市群的新通道。西部方向,加快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積極推動深圳至南寧高鐵前期工作,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戰略通道。完成平鹽鐵路復線和電氣化改造工程。研究推進與國內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
加快穗莞深城際深圳機場至皇崗口岸段、深大城際、深惠城際、大鵬支線等城際鐵路建設,開展深莞增城際、深廣中軸城際(常龍城際)、塘廈至龍崗城際等前期研究。
建成深中通道及深圳側連接線,規劃預留伶仃洋通道、外環高速西延等跨江通道,促進珠江東西兩岸資源要素便捷流通。開展河惠汕高速公路連接線規劃研究,規劃預留深汕跨海高速。
加快推進外環高速三期、機荷-惠鹽高速改擴建、深汕第二高速、寶鵬通道、羅沙路復合通道改造、媽灣跨海通道、僑城東路北延等建設,完善“八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體系。發揮軌道交通骨干作用,引領深港兩地“雙城三圈”發展新格局。
到2025年,鐵路通車里程達到300公里,高快速路里程達到670公里。
構建三級物流樞紐體系
聚焦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商貿服務業發展優勢,推動商貿服務型、空港型、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構建“對外物流樞紐+城市物流轉運中心+社區物流配送站”三級物流樞紐體系。
拓展全貨機航線、提高腹倉帶貨能力,形成以寶安國際機場、平潭機場為樞紐的通達國內、鏈接全球的貨運通道網絡。依托寶安國際機場擴建,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入駐,積極推進“快遞出海”,提升覆蓋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貨運能力。
到2025年,物流業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快遞業務量達到100億件。
建成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
加快推進城市軌道四期、四期調整工程建設,加快推進五期建設規劃編制及落地實施。建成5號線西延、8號線二期、6號線支線一期、12號線、13號線、14號線、16號線、20號線一期、3號線四期、6號線支線二期、7號線二期、8號線三期、11號線二期、12號線二期、13號線二期(南延)、13號線二期(北延)、16號線二期等線路。
在主要線路和站點全面推行“公交準點”服務。構建連續成網的公交專用道體系,規范引導公交專用道智能化監督與管理。
規劃建設自行車高速公路和慢行骨干網,完成1-2條自行車高速公路建設,打通12條慢行骨干網節點。以軌道站點為中心、主次干道為重點,完成1500公里非機動車道建設目標,
至2025年,綠色交通出行分擔率達到81%,非機動車道里程達到3500公里。
培育新能源二手車交易市場
規劃布局全市綜合能源(油、氣、電、氫)補給設施,重點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充換電、加氣、加氫等綜合服務能力,率先在工業園區、港口碼頭等試點建設加氫站。鼓勵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口碼頭、樞紐場站和停車場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布局光伏發電設施。
逐步放寬新能源小汽車增量調控指標申請條 件,健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流通機制,培育發展新能源二手車專業交易市場及鑒定估價機構。到2025年新能源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
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平臺
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智慧平臺,打造綜合交通“數據大腦”,實現“監管一張網、決策一張圖、出行一張臉、運輸一張單”,提升交通運輸管理精細化水平。
培育智慧交通創新主體,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探索完善與交通新技術應用適配的行業標準規范。加快基于5.9GHz 頻段的車聯網專用通信網絡建設,建設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設施融合感知體系,打造智慧出行平臺“車城網”,實現跨部門數據共享與管理協同,促進智慧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冰雪保險”討論度升溫 購買此類產品時需看清投保須知
我國重疾險發展迎來較大挑戰,多因素致銷售增長遇瓶頸
冰雪運動的保險迎來“出圈”契機 產品開發、銷售難度都不小
排行
最近更新
- 深圳市綜合交通規劃發布 提出“打造全球灣區核心樞紐海港”...
- 出門訪友7小時 家中被盜5萬元 沙區警方快速破案為七旬老人...
- 山東菏澤開發區警方破獲跨省流竄盜竊車內財物案
- 李彥宏開年第一講:自動駕駛是起點,終局是智能交通
- 【AFG專題系列72變】之一:電源倍頻我來也
- 駕駛證可以“終身免檢”?滿足這兩個條件就可以!
- Quantinuum和IBM壯大量子生態系統
- “網紅”警犬退役,網友最關心的問題有回應了!
- 華為無源光網絡總體經濟影響研究:企業部署無源光網絡的三大原因
- MFA發布Uni5G技術藍圖,指導企業部署5G專網
- 又是廣場舞噪音擾民? 民警:請做文明市民
- 合肥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出爐
- 八旬老人移動營業廳辦業務起糾紛? 民警妥善處置化矛盾
- 六安采取系列舉措穩企惠企
- 產經資訊|南北合作共建園區增勢強
- 2021年合肥市全社會用電量首破400億千瓦時
- 「我為群眾辦實事」城管幫菜販“出攤” 市民紛紛“點贊”
- 重慶黃桷坪現涂鴉彩繪墻,1000余米老舊巷子煥然一新
- 選出你的最愛!2022多款30萬級高端新車,將登陸北京車展
- 宣城績溪長安鎮:普惠金融助力鄉村振興
- 連車帶人墜入溝渠 眾人合力成功解救
- 汕尾市城區沙坑文化——改寫“南中國無石器”論斷
- 深圳加快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首次提出培育“三大會展集聚區”
- 今年新增光伏裝機或超75GW 諸多挑戰待解
- 星盛商業料2021年度歸母凈利同比增長不少于40%
- 盒馬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 沈剛成新法定代表人
- 高新發展2021年歸母凈利同比降32.1% 建筑業毛利率同比降1.6個百分點
- 截至發稿港股內地物管股普跌:合景悠活跌超7%融創服務跌近6%...
- Invisible Friends系列NFT“Golden Friends”以496.69 ETH成交
- 央視網快看官微發布元宇宙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