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行業高質量發展轉型下 房企先發優勢搶跑立新標桿

2月24日,國新辦舉行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會上,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要保持調控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政策的精準性和協調性。繼續穩妥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把城市的主體責任和省級政府的監督責任落實好,保障住房的剛需,同時滿足合理的改善性需求,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努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持續整治和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

此次發布會,除了是對今年調控工作的總體部署,也是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更加科學高效的訴求。此外,2021年四季度以來,貫徹國民經濟“穩字當頭”的發展要求,以及在“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長效機制目標下,促進行業良性循環和住房消費健康發展的新要求,地產行業開始合理性糾偏,各地對行業進行了一些紓困。

以上意味著2022年房地產基調已定,行業將向高質量發展繼續夯實。高質量發展意味著,傳統銷售規模論已成過去時,市場將走向品質發展時代,求穩是第一要務。

作為行業龍頭、民企代表碧桂園、龍湖集團多年來持續以務實、穩健風格成為行業風向標。尤其,今年以來龍湖集團從業績公布口徑轉換為“歸屬股東權益銷售”。這一小小的改變,在業界人士看來,權益銷售額能夠更客觀地體現房企的資金運用和戰略把控水平。權益銷售額更能真實反映房企按項目持股比例應占的銷售金額。這無疑展露出“奉行長期主義”龍湖向外界釋放的一信號——龍湖更強調有質量的增長和有回款的簽約。

事實上,在龍湖集團之前,最先選擇公布權益銷售口徑的是碧桂園。其早在2018年7月份開始,已經開始選擇不公布年銷售目標,同時僅披露權益銷售金額。為了安全和質量,碧桂園那時起就在凈利潤和銷售增速方面有所控制。彼時的碧桂園楊國強曾表示,我們強調的一定是速度、效益讓位于安全和質量,不然公司走不遠。

當下行業發展風向已變,轉型有質量的增長,對房企們提出了不一樣的要求。

對于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預判,近日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曾就住建部“推動住房和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解讀稱,房企首先要對房地產市場發展謹慎樂觀;這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既要要保持謹慎,房地產調控政策基調不變;另一方面,又要對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也要保持樂觀,剛需旺盛,政府也會支持滿足剛需和改善性需求;其次,房企要謀劃轉型升級,轉型輕資產,穿越周期。再是,房企應積極參與“新城建”、“智能制造”,培育新賽道。

轉型對各家房企來說都不陌生,但能在高質量發展下實現轉型,能持續有質量增長并非易事。不過,對于龍湖集團來說這方面早已有所布局。中華網財經從公開資料獲悉,過去的2021年,龍湖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2900.9億元,同比實現增長的同時,回款率維持在90%以上的高位。

秉持“長期主義”的龍湖早已將安全穩健的底盤作為企業發展根基,不盲目追求規模與排名;堅持以“空間即服務”戰略為指引,積極洞察與把握科技創新帶來的機遇,始終以客戶需求為目標,既堅守主業又洞見變革,通過不斷地迭代與升級,完善全鏈條專業能力、提升運營效率。

2022年2月,中國房地產市場延續下行調整趨勢,疊加春節期間市場預冷,企業銷售同比降幅較1月進一步擴大。2月行業百強房企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4015.8億元,環比1月降低23.5%、同比降低47.2%,較1月降幅擴大逾十個百分點,較2021年月均水平則降低56.5%。行業增長下行的大環境下,龍湖集團以權益銷售額130.7.億元穩居行業頭部。

克而瑞地產研究認為,當下行業利好政策、或是地方調控放松的扶持性政策,主要目的在于穩定并引導恢復市場信心,以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短期內行業政策調控的主基調不會改變,房地產市場依舊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行業整體銷售規模仍將保持穩中有降的態勢。

時至今日,房地產行業去規模化既成事實,高質量發展將成行業主旋律,一貫秉持“長期主義”龍湖又將怎樣利用自身先發優勢打造行業高質量增長企業樣本,我們拭目以待。

文/劉青

關鍵詞: 龍湖集團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