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機構:房地產獲并購融資近千億,將助力加快風險出清

中華網財經3月4日訊:據悉,截至目前,房企發行并購債融資38.2億元,計劃發行15億元;銀行提供并購貸款融資額度770億元、發行并購債50億元,計劃發行100億元。房地產行業共獲并購類融資近千億。

對此,中指研究院企業事業部研究負責人劉水認為,本輪風險出清首先合作項目,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作為項目共同的股東,無論從項目質量還是財務結構層面,受讓方對合作項目更為熟悉和了解,可以節省大量盡調的時間成本,落地更快。

第二,受讓方在前期已經在合作項目上有大量的資金投入,項目能否順利開工、銷售,也同樣影響著受讓方的流動性、收益,為保證自身利益,受讓方也更有動力首先化解已參與項目的風險。

第三,如果合作項目是受讓方的并表子公司,則收購并不會增加額外債務,財務處理更便捷。

其續指,當前收并購風潮并未大規模啟動,仍以合作開發項目的股東之間的股權轉移為主。市場各方參與動力不足是主要原因:第一,受讓企業持觀望態度。從受讓企業角度來看,當前市場仍處于下行周期,未來預期不明朗,握緊手中現金、保障充足的流動性更為重要。第二,出險企業不愿過早觸及核心優質資產。從出險企業角度來看,如果現在急于出售項目,一是資產可能被壓價,回籠資金不及預期,并且還會影響手中存貨的估值;二是根據政策指導,優先出售的是優質資產,則剩余資產質量不高,不利于維持后期經營,這樣雖然緩解了當期財務風險,長期來看又增加了新的經營風險。第三,收并購交易復雜,房企不如直接拿地。出險項目往往涉及多方股權、債權,財務結構不清晰、盡調流程長,實操層面較為復雜。此外,當前已進入新的一年,新一輪土拍即將開始,和收并購項目相比,招拍掛獲得的土地無論從財務還是經營角度都更易操作,從投資角度而言,房企也更傾向于直接拿地。

長期來看,行業收并購應當會出現進入加速階段。隨著風險事件的增加,出售現有資產成為房企快速回籠現金的重要手段,也是房企向債權人展示償債誠意的方式之一,因此已有多家出險房企明確展示了自持物業、開發項目的出售意愿,其中不乏優質項目,很容易引起有能力的企業的興趣。而專項收并購貸款的發放及不納入“三道紅線”的政策,在拓寬受讓企業的融資渠道的同時,又不受債務規模的束縛,有利于提升受讓企業的購買能力,加速項目交易的效率。

關鍵詞: 中指研究院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