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開胃”到“反胃”,揭秘“螺螄粉靈魂”酸豆角背后的江湖
繼腳踩酸菜后,“酸味家族”的另一重要成員——酸豆角,火了。
起因同樣因為“腳”。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出兩張來源不明的照片,照片顯示酸豆角腌制也是用腳“踩”的,引發熱議。
但由于內容涉及食品安全,且3·15剛揭露了一批違規生產酸菜的企業,“腳踩酸豆角”話題仍舊迅速發酵,柳州螺螄粉協會也給出官方回應。
一時間,多家螺螄粉企業也“坐不住了”,紛紛辟謠之余,還主動公開自家酸豆角生產流程或者提供檢驗報告,以證清白。
3月22日,貝殼財經記者向部分線上和線下螺螄粉店的工作人員求證,其均表示網傳信息不實,多數公司表示產品銷量未受影響,也有部分企業表示銷量受到影響,但并未透露具體情況。
“近期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會帶來一場食品加工產業進一步深化的變革,從大城市的大企業到小城市的小作坊,全產業的加工標準都會提高。這些標準的提高,對于我們國家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會有更好的保障。”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腳踩”酸豆角?
多家螺螄粉企業回應:我們沒有
“兩天了,我還沉浸在酸豆角塌房的震驚中?!笨釔鬯岫菇侨饽罪埖睦罴t(化名)說:“肉沫和酸豆角簡直是天作之合,肉的香味和酸豆角的酸味咸味交織,讓人欲罷不能?!?/p>
圖/ic
“還能直視酸豆角炒飯嗎?”“酸豆角可是米粉的精髓呀”“沒了酸豆角,咋吃螺螄粉”……隨著“腳踩酸豆角”話題的發酵,螺螄粉企業紛紛選擇主動公開生產流程或者提供檢驗報告,自證清白。
3月22日,柳州螺螄粉協會發布聲明稱: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與“腳踩酸豆角”無關。事件發生之后,協會第一時間深入和多家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生產企業進行情況核實,確認這并不是柳州螺螄粉用酸豆角生產企業的加工現場。
但該協會于昨日(3月22日)下午刪除該聲明,23日上午重發了一份,但下午記者發現新發的聲明也已刪除。
據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螺霸王、螺狀元、柳江人家等企業紛紛發布聲明稱,其產品所使用的酸豆角并非“腳踩”制作。
螺霸王、柳江人家等企業還公開了自家公司的酸豆角生產加工全過程,視頻流程顯示并未有“腳踩”。
辟謠可謂及時,不少網友看到后又路轉粉,歡呼“螺螄粉的快樂回來了”。
但在柳州螺螄粉協會最早發布的回應里指出,經過協會進一步調查,協會查明此次網傳的“腳踩酸豆角”圖片來源于百度百家號上曝光的河南酸豆角工廠的制作過程。
言外之意是,真的有人腳踩?
螺久香的工作人員這樣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網上流傳的視頻為外省【干法工藝(用腳踩)】,咱們螺螄粉采用柳州本地【濕法腌制工藝(用桶、缸等容器儲存)】的酸豆角,所有的生產進貨流程均符合國家食藥監要求的規范?!?/p>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許多“傳統工藝”缺乏食品衛生和安全理念,在整個腌制過程中,是否真正做到流程化、標準化以及科學化是最關鍵的。對于企業而言,如何把傳統制作與現代工藝進行有機結合,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酸菜“踩”痛一片方便面企業,螺螄粉企業紛紛辟謠背后,是否受到“腳踩酸豆角”的牽連?
畢竟,“臭味網紅”螺螄粉身后站著百億市場,而酸豆角、酸筍則常常被嗦粉群體視為螺螄粉的兩大靈魂。
3月22日,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部分線上和線下的螺螄粉店的工作人員,均表示網傳信息不實,并且,多數公司表示產品銷量未受到影響。
北京某螺螄粉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沒聽說需要腳踩這個程序!我們家是自己買豆角,自己腌制,流程不復雜,我們有自己的配方,客人很喜歡。這幾天客流量和往常沒有不同?!?/p>
不過,也有螺螄粉企業表示,近日銷量確實有受到“腳踩酸豆角”事件的影響,但并未透露具體情況。
“攻城不易,守城更難。希望網紅產品能帶頭把好食品安全關,讓大家能夠吃得放心,企業也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庇邢M者對記者建議道。
酸豆角致富?
菜農的“鹽罐子”變“錢袋子”
酸豆角在餐飲界的地位可不僅是螺螄粉的“靈魂”,很多速食品都離不開酸豆角。比如,酸豆角肉包、老壇酸豆角排骨面等。小小酸豆角,背后也有大生意。
據廣州日報2021年1月報道,“梁碧華創建的雙華食品廠在廣佛肇慶高速公路回龍出口不到2公里處,是由一個廢棄的糧庫改建的,田間的豆角與青菜就在這里變成了市民餐桌上的精致小菜與美味佳肴。這家食品廠也用一片片菜葉、一根根豆角挑起了德慶縣回龍鎮與馬圩鎮300多個農戶,尤其是幾十戶貧困戶的經濟增收與家庭脫貧的重擔,每畝可為他們增加年收入約2萬元?!?/p>
2021年9月,肇慶市農業農村局也發布過題為《肇慶這個地方發家致富竟是靠小小的酸豆角》的文章。
文中寫道,“目前,梁碧華著力擴大豆角種植規模,建立了以馬圩鎮、回龍鎮、武壟鎮為中心,覆蓋封開縣、高要區等‘兩縣一區’種植基地5個共2000多畝,以及三間食品加工廠。”
公開資料顯示:在雙華食品廠成立之前,誥贈村村民大多外出打工,剩下部分村民主要通過散戶種植豆角,腌制酸豆角維持生計。由于村民外出時間較長,造成本村丟荒閑置土地過多,散戶式種植面臨規?;桓?、產品保質期短、市場需求信息不對稱等問題。
梁碧華創業兩年后,2018年12月,在湘粵贛黔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活動上,德慶縣雙華食品廠與深圳布吉農產品批發市場成功簽約,合約金額總計1.38億元。
二次加工食品問題為何頻發?
專家:市場流行的土法制作很難保證食品安全
二次加工食品讓人憂。本是開胃的速食配料,伴隨著制作過程的曝光,開始變得讓人反胃。二次加工食品問題為何頻發?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賴陽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最近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曝光,這背后實際上不是現在的食品安全問題出得更多了,而是現在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更加關注了,已經深入到生產過程的工藝流程、技術手段等方面,所以,就會把過去很多潛伏的問題曝光出來。”
“我考察過很多食品企業的加工車間,實際上,現在很多企業都是能夠達到相應標準的?!辟囮柋硎荆骸暗?,現在市場上有一些人,更傾向于土法制作,采用傳統工藝,而這類產品加工方式,按照現在的標準,是很難保證食品安全的。還有一部分加工廠,屬于小作坊,自己做食品加工,它們的生產條件和我國現有的標準也存在較大差距,這樣的食品流入市場,就容易引發食品安全問題?!?/p>
“我覺得,近期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爆發,會帶來一場食品加工產業進一步深化的變革,從大城市的大企業到小城市的小作坊,全產業的加工標準都會提高。這些標準的提高,對于我們國家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會有更好的保障?!辟囮栒J為。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五大上市險企披露前兩月保費 四家險企同比均增長
天津嚴打社?!按U”“掛靠” 嚴重的將影響個人征信
分紅險投訴多發 直指夸大收益、退保面臨損失巨大等問題
排行
最近更新
- 從“開胃”到“反胃”,揭秘“螺螄粉靈魂”酸豆角背后的江湖
- 金龍魚去年營收2262.25億元,廚房食品貢獻超一半
- 北京暫停通達新增病例地區跨省客運
- 北京:養老服務機構全封閉管理
- 全球每年新發病例近千萬 魯迅筆下的“癆病”怎么治?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有關結核病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 年紀輕輕就圓肩駝背?醫生手把手教你拯救頸椎
- 安徽推介50個“三變”改革典型示范村 營造良好的改革氛圍
- 青海去年查處醫藥機構違法違規行為1968起 嚴打欺詐騙保行為
- 跨境代購真假混賣防不勝防 市場監管力度有待強化
- 三維天地實驗室溫控設備無線聯網監控與數據自動采集方案
- 玻尿酸巨頭發力口腔護理賽道 口腔護理產品走入更多場景
- 叮當、墨斗兩大科技“黑馬”強強聯合,搶占建筑勞務數字化新風口
- 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超1% 熱門中概股逆市普漲 國際油價大漲
- 利好刺激
- 周四微新聞
- 紅豆薏米減肥真的有用嗎
- 雞蛋和槐花有什么功效
- 養生好物,抗癌神器...“神藥”靈芝孢子粉到底靠不靠譜?
- 槐花能和雞蛋一起吃嗎
- 與農民同心 與農時賽跑
-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投用 將緩解上海工廠的出口壓力
- 話說補土|被稱為“春野三仙”的它,最適合熬夜后的眼睛
- 新野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及時處治路面病害 消除道路安全隱患
-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幫扶團隊:醫療幫扶彰顯大愛
- 人工關節告別“萬元時代”,珠海6家公立醫院首批采購116套
- 春季養肝可從飲食下功夫
- 勵普教育提醒:該省2022年二建考試推遲!
- 秦皇島開展專項招聘會、提升招聘頻次 破解企業“用工難”問題
- “兩會”報告再提數字經濟,甄云采購數字化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