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業界 > 正文

財商教育亂象:1元學費教你白手起家 成為合伙人就可抽傭

“只要1塊錢,教你財富增值”“擺脫窮人思維,成為下一個巴菲特”,近年,財商教育廣告充斥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試圖營造“學好財商教育,就能輕松實現財富自由”。

財商教育是指關于金錢及財富管理能力的教育,目的是希望通過財商課程,提高民眾金融知識及運用金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財商教育機構數量飛速增長。

據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布的《國民財商教育白皮書》(2022年版)(下稱《白皮書》),2012年至2019年,財商教育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從260多家升至1800多家,增長超過6倍。近年,財商教育發展更為迅速。據第三方平臺數據,截至目前,財商教育相關企業已近9000家,當中僅1912家實繳注冊資本。

財商教育踏上市場風口,實則暗藏風險。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黑貓投訴平臺涉及“理財課”“商學院”的相關投訴,已超7000條。時代周報記者梳理多名學員的投訴發現,他們多以0元至9.9元的“白菜價”加入“理財訓練營”,在客服的引導下購買數百元至上萬元不等的課程。投訴問題包括教師資質不明、誘導消費、課程質量差、退課退費難等。

“財商教育很少涉及財經知識,而是大講成功學等心靈雞湯。”有用戶投訴表示,財商教育機構從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教育課程質量無法保證,學員高價購課但效果有限,所謂招聘實則是推廣課程。

1元引流

一家財商教育機構對外宣稱,“1元掃碼,教你空手套白狼、白手起家”。近日,時代周報記者花費1元,在線購買了財商特訓營密訓課程。

時代周報記者多次參加授課,但課程內容以講授成功人士的發家故事為主,講授財經知識的時間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培訓課程設有“班主任”、“課程導師”以及“資深粉絲”。期間,授課老師賣力推銷售價2799元的課程,進一步學習財商知識。“班主任”和“課程導師”還會在微信群曬出進階課學員的錄制視頻,宣傳授課效果。

為烘托課程搶手,“課程導師”不斷強調課程名額即將售罄。晚上8時30分,導師宣稱還有5個報名名額,半個小時后又說名額還剩6個。

時代周報記者以學員身份,添加一名課程導師的微信。對方要求記者先填寫姓名、年齡、身份證、從事行業、聽課訴求等信息,并推薦課程鏈接。

這名課程導師推薦的財商教育課程只有購買頁面,并沒有課程詳細介紹,也沒有合同協議。時代周報記者無論是從“課程導師”推薦的公眾號菜單欄進入購買課程,還是從課程導師單獨發送的鏈接進入課程購買頁面,都只出現支付選項,沒有合同內容,也未注明產品和服務名稱。消費者只有通過微信群中的專屬鏈接,才可以閱覽《知識付費產品服務協議》,但該協議強調課程為虛擬產品一旦購買不予退換。

時代周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現,已有消費者因購買上述財商教育課程而遭受損失的案例。有消費者報名財商課程,累計花費10000元,卻沒有看到合同和課程條款。付款三天后,該名消費者申請退款。工作人員雖爽快答應,但卻不斷拖延,先是推脫“和其它平臺合作不好退”,后又稱“退款需扣除50%費用,只能退5000元”。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部分財商教育機構以招聘名義,大肆拓展市場。

一家財商教育機構的相關負責人陳曦(化名)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加入公司可向“管理”或“講師”兩個方向發展。“加入公司第一步就是銷售,只有銷售才能鍛煉提升各方面能力。”陳曦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而做銷售,就要先買課學習。”

“每個人進公司先交2800元,才能成為合伙人,得先系統學習,才能更好地推廣課程。”陳曦透露,成為公司合伙人,就可學習所有課程,還贈送一次線下課程。

“銷售出色,可以快速上升至管理層。”陳曦向時代周報記者披露,他所在機構除了推出售價2800元的基礎課程,還有部分課程的售價高達數十萬元。

高價課程伴隨高價抽傭。購買價值2800元的課程后,學員就升級為合伙人,自動擁有課程推廣資格,可享有抽傭收益。陳曦介紹,公司合伙人成功推薦一筆2800元課程,可抽傭588元。

行業標準亟待建立

財商教育亂象頻發,理財在線培訓服務規范仍處“真空”地帶。如何規范財商教育發展,成為關注重點。

《白皮書》介紹,財商教育既不屬于基礎普通教育、也不歸于考證等職業教育范疇,因此不直接受教育部門監管。其教育內容、受教對象與金融投資相關,但又并非持牌金融機構,因此也未納入金融監管范疇。

“財商培訓機構大多宣稱其講師、課程研發人員為投資理財等領域專家,但大多資質無從查詢,真實性難以考證。”《白皮書》指出。

北京市網絡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車寧公開表示,財商教育沒有適當的機構準入、人員執業門檻要求,課程內容、體系設置乃至收費退費也缺乏普適、權威的衡量標準,這些問題由于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而不涉及“非法”執業,實際上對行業長遠發展不利。

“部分財商教育機構片面夸大財商及理財的重要性。”有分析人士認為,財商、理財知識教育雖然重要,但不應該夸大作用,更不應引導學員形成一夜暴富、急于求成的心態。

2021年3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中國標準化協會等單位就制定發布了《理財在線培訓服務規范》,并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該文件強調,在營銷環節,財商教育機構要實事求是地制訂招生簡章、制作招生廣告,不得過度營銷、虛假宣傳、夸大培訓效果;認真履行服務承諾,杜絕培訓內容名不符實。在投訴處理環節,財商教育機構需建立客戶投訴處理機制,包括投訴處理流程、解決方案、客戶反饋程序、內部反饋程序等。不過截至目前,上述文件暫未正式推出。

一家城商行戰略發展部的內部人士認為,財商教育應當引導學員建立正確的投資分析框架,要講授完整的知識框架和科學的理財知識,引導學員分析現金流結構,做現金流規劃,樹立合理正確的風險偏好,形成風險防控意識。

諸多持牌金融機構也加入財商教育的大軍,成為業界一股清流。今年3月,貴陽銀行以直播形式,解讀資管新規總體思路、原則和適用范圍,新規如何影響老百姓“錢袋子”,提醒消費者無論投資哪種理財產品,都要樹立“收益自享、風險自擔”的理財觀念,謹慎評估風險承受能力,結合個人對收益以及流動性的偏好進行產品選擇。

“投資者教育,主要是想讓投資者樹立風險防范意識,理性看待市場非理智的炒作行為,堅持價值投資。”興業證券相關負責人曾公開指出。

關鍵詞: 財商教育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