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業界 > 正文

環球觀焦點:高供應弱需求 金九銀十棉價“高光不再”


【資料圖】

財聯社9月15日訊(記者張晨靜)因國內棉紡產業終端疲軟,疊加出口受阻,“寒氣”正通過產業鏈傳導至上游棉花市場。財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當前紡織行業旺季不旺,陳棉庫存高位,新棉產量預期增加,國內棉花出現供應過剩的局面,棉價難有起色。

2021年籽棉交售價創近十年新高,今年年初棉價仍處高位,自五月起快速下滑,與去年相比高光不再。9月14日,棉花現貨指數CCI3128B報價至15612元/噸。

(圖片來源:Mysteel)

隨著傳統紡織市場“金九”旺季來臨,季節性產品走貨略有加快。據Mysteel農產品數據監測,8月以來,紡企開機率持續上升,截至上周,主流地區紡企開機負荷62.1%,加工利潤可觀,全國C32s環紡紡紗即期利潤為2789.4元/噸,棉花采購積極性有所提高。

不過,由于全球終端消費市場低迷,整體紡織訂單欠佳。中信建投期貨分析師指出,下游市場的啟動更多是基于開工利潤恢復,而非訂單下達,在終端消費市場訂單量見頂回落的趨勢下,疆棉禁令延續,國內棉紡織行業持續萎靡。

常山北明(000158.SZ)內部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紡織行業難做,年初棉花價格高,年內波動也比較大,但紡織產品內銷市場需求不旺,外銷困難,下半年公司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重要還是看下游市場恢復情況?!?/p>

供應方面,今年高溫天氣有利于棉花生長,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棉花分析師楊萍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當前坐桃數量和吐絮情況來看,全國棉花單產預期增加,今年棉花播種之前,棉價持續高位震蕩,棉農種植積極性較高,全國種植面積較2021年增加2.5%,2022年全國棉花產量預估逾600萬噸。

此外,9月USDA數據公布,美棉產量上調,庫存消費比上升。細分來看,美棉9月供需數據較8月略有修復,在2022/23年度棉花產量數據環比增加了130萬包,達到1380萬包,環比增幅10%。

距離新棉采摘季還有一個月,各地籽棉已零星采摘,山東、河北、湖北等市場籽棉交售價3.8-4.0元/斤,新疆部分軋花企業計劃按7元/公斤進行預收購。楊萍進一步表示,軋花企業與棉農對于籽棉價格期望值存在差異,但毫無疑問,開秤價格將明顯低于2021年,今年或高開低走。綜合來看,棉花供應充足,終端消費市場不佳,部分外貿訂單無法使用新疆棉生產,疊加美聯儲鷹派加息預期等宏觀利空因素,預期新棉價格呈N型走勢。

值得一提的是,預期7元/公斤的開秤價令棉農壓力重重。“7元的開秤價都夠嗆,大多數棉農可能虧損,今年新疆棉花種植成本達到歷史新高,地價均價在1500元以上,加上農資、肥料費用等,就算畝產400公斤也只能勉強保本而已?!毙陆玛懨揶r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誠軍向財聯社記者如此表示。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