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時快訊】又有民營醫院被拍賣,超7000人圍觀卻無人出價,破產潮下難尋接盤俠
醫院遭公開拍賣,再次將民營醫院們的窘境展露無遺。
12月5日下午3點,京東拍賣平臺顯示,宿遷市婦產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宿遷婦產醫院”)重整意向投資人的第一次公開招募正式開啟。參與重整的標的物涵蓋宿遷婦產醫院名下的不動產、構筑物及其他輔助設施、醫療設備與辦公設備、綠化苗及無形資產組合等,評估價及起拍價超4.26億元。
截至當天晚上8點30分,該拍賣活動吸引了超7000人圍觀,但尚未有人出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招募公告,該醫院目前擁有醫技護、行政、后勤人員共268人(其中有4名職工以事業身份繳納各項保險費用),外聘支援專家10人(該10人勞動關系不在宿遷婦產醫院)。宿遷婦產醫院目前已經確認的職工債權共391筆,總額約1404.87萬元;經法院裁定確認無爭議債權總額約為1.74億元;已申報(涉訴)待確認的債權7筆,金額約3.55億元。
廣州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主任莊一強對時代財經表示,頻繁的拍賣反映的其實是醫院目前的資金困境,“醫院走到拍賣這一步,說明醫院本身已經資不抵債了”。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僅在阿里資產·司法拍賣一個平臺上,今年12月預計會有20余場與醫院相關的拍賣即將進行,拍賣物包括醫院的股權、醫院名下的房產、院內的醫療設備等。其中有的醫院已經進入破產清算階段,但有的醫院尚有“一線生機”,前者意味著醫院的“謝幕”,后者則是通過變賣資產或重整來進行最后的自救。
宿遷婦產醫院重整意向投資人的招募公告就指出,投資人競得宿遷婦產醫院營業資產后必須保持宿遷婦產醫院現有經營狀態,不得改變宿遷婦產醫院現有資產的醫療衛生規劃用途和主要經營范圍,保證在院病人的醫療救治不能中斷,確保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只是,寒冬之下,自救真的能如愿嗎?
舉步維艱,業內人士:掛牌轉讓數量激增3倍
在中國醫改史上,江蘇省宿遷市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城市。
2000年年初,宿遷市政府提出放開社會辦醫準入,給予社會辦醫與公立醫院同等政策,土地可由政府劃撥,減免有關建設稅費。自此以后,宿遷133家公立醫院先后完成了產權置換,形成了合伙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獨資等多種辦醫主體。宿遷也因此一度成為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公立醫院的地級市,因此宿遷醫改又被稱為“賣光式改革”。
2016年,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開業,這標志著醫改十余年后,公立醫院又再度出現在了宿遷。
宿遷婦產醫院便是在宿遷當年那場“賣光式改革”下誕生的。公開資料顯示,宿遷婦產醫院創建于2006年,是在宿遷市政府重點扶持下的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為一體的院所合一的二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
天眼查顯示,宿遷市婦產醫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江蘇華世偉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世偉業投資”),疑似實控人為林宗金,其也是宿遷婦產醫院法人、董事長,以及華世偉業投資的實控人。該醫院的第二大股東則是一家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持股的產業投資基金。如果重整意向投資人招募成功,醫院的實控權也將隨之易主。
根據招募公告,今年4月19日,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宿遷婦產醫院破產清算一案。9月1日,法院裁定該醫院進行重整。
不過,這并不代表宿遷婦產醫院已經擺脫了破產的命運。招募公告顯示,此次招募投資人以兩次為限,如果兩次招募均無人報名或報名后無人競價,依據此前表決通過的重整計劃,將申請裁定宣告宿遷婦產醫院破產。
宿遷婦產醫院的際遇只是眼下民營醫院們舉步維艱的一個縮影。《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2.35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年總計虧損1300億元,平均每家虧損高達553萬元。
在“寒冬”下,股東們不禁擔心醫院資產砸在手里,紛紛向外尋求轉讓。今年以來,已經有多家上市企業宣布轉讓旗下民營醫院股權。比如今年8月19日,新華醫療(600587.SH)就公告轉讓下屬參股公司上海辰韋仲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股權。
指點網創始人楊錦玉對時代財經表示,今年醫療機構的轉讓交易非常頻繁,較往年大約增加了3倍,其中以醫美機構為主。
莊一強對時代財經指出,疫情導致醫療機構患者人數減少,是醫療機構經營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市場定位有所不同,公立醫院以嚴肅醫療為主,民營醫院更偏向于輕資產的專科型醫療服務,比如眼科、口腔、醫美等消費屬性更強的醫療服務。在消費者對未來預期不好的情況下,消費者會選擇減少非必要的消費,導致消費醫療減少,因此民營醫院所受的影響通常大于公立醫院。
《中國醫美行業風險與發展報告(2022)》也指出,在受訪的醫美機構中,有80.95%的醫美機構表示疫情以來客流量有明顯下滑,且有23.53%的醫美機構反映客流量下降近5成。
頻繁流拍,醫院難尋接盤俠
更殘酷的現實是,醫療機構的交易已經從賣方市場轉入買方市場。低價掛牌的醫院資產易求,愿意掏錢的買家難尋。
2012年,北京環球中醫醫院以拍賣方式轉讓醫院經營權,起拍價300萬元,這是北京首家被拍賣經營權的醫院。當時正值社會辦醫浪潮興起之時,據媒體報道,有10余位競買者對該項目表示感興趣。
但如今的民營醫療已經不復當年光景。
據莊一強回憶,在資本對醫院投資最為狂熱的時候,他一天要接到10多個咨詢來電,但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了。
事實上,近來在公開平臺上招募投資人或拍賣失敗的醫院并不罕見。
10月27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捷爾醫院)的舉辦者相關權益在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上公開拍賣,起拍價8.18億元,評估價17.98億元。該醫院是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醫院,由重慶瀚新醫院管理有限公司和重慶重醫大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建立。此次拍賣吸引了超過1萬人圍觀,但第一次拍賣因無人報名和出價已經流拍。
第二次拍賣原定于12月2日進行,起拍價6.54億元,較一拍起拍價下降約20%,但目前也已經被中止拍賣,原因是“疫情嚴重,拍賣標的起拍價金額巨大,可能影響部分買受人正常參拍”。
就算進入了破產清算拍賣程序,醫院也難尋接盤手。
2022年1月12日,焦作同仁醫院整體拍賣在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上進行。焦作同仁醫院成立于2013年,是經河南省衛生廳批準的一家按照三級標準建設的綜合醫院,占地100余畝,規劃床位多達1800張,此次拍賣起拍價約3.8億元,但最終因無人出價而流拍。
數天后的1月18日,河南省焦作市山陽區人民法院認為,焦作同仁醫療實業有限公司(即焦作同仁醫院母公司,下稱“同仁醫療實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正式裁定受理同仁醫療實業的破產清算申請。
阿里資產·司法拍賣平臺顯示,從10月29日起至今,同仁醫療實業名下的土地、房屋、在建工程、對外投資機器設備已經先后3次公開拍賣,但均以失敗告終。第4次拍賣原定于12月3日進行,起拍價也從最初的4.40億元降至2.64億元,但受疫情影響,拍賣也已經暫緩。
“拍賣不成功的原因,一是定價太高了,買家認為醫院不值這個價格。另一個原因則是,買家已經對這個賽道失去了信心,對醫院未來的盈利沒有預期,即使價格很低,也不愿意接手,擔心接手的是個爛攤子。”莊一強對時代財經分析道。
巨頭“抄底”
民營醫療沒有前途了嗎?資本或許并不這么想。在這個行業寒冬里,仍然不乏愿意為了醫療賽道一擲千金的大資本。
11月13日,由家電巨頭美的控股投資創辦的和祐國際醫院在佛山舉行了主體建筑封頂儀式。和祐國際醫院的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是一家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國際質量認證體系標準進行涉及的大型非營利性綜合醫院,規劃用地386畝,總建筑面積達58萬平方米,規劃床位1500張。
無獨有偶,字節跳動旗下醫療品牌小荷健康近期也完成了對高端私立婦兒醫院美中宜和的收購。據媒體報道,此次收購作價約100億元。
一名從事醫院轉讓中介服務的行業人士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市面上的買方以專業的上市公司、國企央企、集團公司等資金實力較為雄厚的企業為主。
楊錦玉也指出,目前大量的投資機構都在觀望醫療機構交易市場,資本們對優質的醫療機構仍然感興趣。以醫美機構為例,雖然掛牌轉讓的醫美機構數量很多,但醫美領域轉讓的成功率也較高。
“市場上成交比較多的醫療機構類型依次是,醫美機構、口腔機構、中醫機構,另外康養市場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為醫院運營的牌照和資質并不好拿,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因此一線城市的優質醫療機構依然十分搶手。”楊錦玉對時代財經表示。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官網顯示,今年11月,該院與恒瑞醫藥、新光維醫療、聯影醫療、微創醫療機器人4家知名企業開展合作。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省市級婦幼保健院之一,與之合作的企業也均是業內頭部企業,因此相關活動吸引了眾多投資人關注。
隨著大資本“跑步進場”,醫療機構行業的并購規模化、垂直整合的趨勢也越發明顯——雖然交易頻率下降,但并購規模正在擴大,垂直的專科賽道仍然受到青睞。
以民營眼科醫療愛爾眼科(300015.SZ)為例。愛爾眼科11月30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26家醫院的部分股權。此次大部分的標的醫院均為地級市和縣級基層醫療機構,分布在全國18個省份,這也表明了愛爾眼科的擴張速度不僅沒有放慢,還進一步對地區資源進行整合,加強了愛爾眼科的規模效應和品牌優勢。
普華永道9月4日在服貿會上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醫療健康行業并購交易趨勢》顯示,2022年上半年交易較去年下半年總額有所下降。但醫院及診所交易仍保持一定活躍度,以控股型收購為主,平均單筆披露交易金額上升至超3億元。專科醫院及連鎖診所的“規模化”“連鎖化”并購仍在持續,超7成醫院及診所類交易為專科醫療機構交易,眼科、口腔、康復、輔助生殖、婦幼、中醫等領域受資本關注。
泰合資本指出,中國醫院行業將進入“橫向擴張+縱向延展”兼具的行業整合階段,可以稱之為“Roll-ups”的整合式收購,即區域連鎖集團整合為全國醫療集團,產業鏈上下游縱向整合,其目標都是為了擴大規模、在全國范圍樹立品牌,以及通過協同降低管理成本,創造規模經濟。
關鍵詞: 民營醫院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保恐會損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世界時快訊】又有民營醫院被拍賣,超7000人圍觀卻無人出價...
- 金地集團前11月簽約額同比下降27.3% 單月同比上升3.36%
- 速遞!融創中國前11月累計合同銷售額約1611億元 單月銷售80.4億元
- 守住解困“最后防線”
- 環球關注:“老帥”孫飄揚回歸500天,恒瑞醫藥能否重回“藥中...
- 一站式解紛“跑”出便民加速度
- 環球新資訊:每日優鮮垂危、叮咚買菜歷劫,前置倉模式的生鮮...
- 中糧信托多名董事任命獲批
- 速讀:信托財產登記制度落地指南
- 每日頭條!嘉凱城: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不超10.25億元用于...
- 天天微頭條丨【深讀】金融支持氫能源發展
- 紅薯、紫薯、白薯 甘薯種類這么多怎么選才好
- 換牙出現雙排牙要拔掉嗎 口腔科醫生表示可以先這樣做
- 天天要聞:冰箱不宜放在哪里 它的這些使用注意事項要知曉
- 天天看熱訊:今日財知道--2022-12-06
- 世界看熱訊:保證血管健康 你需要做好這6件事
- 每日聚焦:喝茶有什么好處 常喝茶4種好處讓你意想不到
- 世界微速訊:高景氣賽道突遭調整!1600億龍頭大跌9%!美國又下
- 抽煙、喝酒以及運動對長壽有影響嗎?
- 焦點快播:國家衛健委:12月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4988...
- 黃花魚怎么做好吃又簡單?清蒸黃花魚好吃嗎?
- 沈陽美食有什么?沈陽可帶走的特產零食有哪些?
- 又一家券商遭警示!
- 世界今熱點:價格大幅下跌后 美國高評級貸款抵押債券重獲小...
- 神舟十四號帶回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已交付科學家
- 稀飯和粥的區別有哪些?長期喝粥對胃有傷害嗎?
- 魷魚怎么處理干凈?魷魚須吸盤要去掉嗎?
- 多款車型問鼎2022前三季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廣汽傳祺真的...
- 生蠔如何儲存保鮮?生蠔需不需要處理內臟?
- 葡萄酒的制作方法有哪些?葡萄酒要發酵多少天才能喝?
今日要聞
- 速遞!融創中國前11月累計合同銷售額約1611億元 單月銷售80.4億元
- 每日頭條!嘉凱城:擬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不超10.25億元用于還債等
- 環球關注:“老帥”孫飄揚回歸500天,恒瑞醫藥能否重回“藥中茅臺”寶座?
- 【世界時快訊】又有民營醫院被拍賣,超7000人圍觀卻無人出價,破產潮下難尋接盤俠
- 金地集團前11月簽約額同比下降27.3% 單月同比上升3.36%
- 環球新資訊:每日優鮮垂危、叮咚買菜歷劫,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如何續命?
- 又一家券商遭警示!
- 神舟十四號帶回的空間科學實驗樣品已交付科學家
- 世界今熱點:價格大幅下跌后 美國高評級貸款抵押債券重獲小摩青睞
- 環球關注:建業地產前11月物業銷售額同比減少53.6% 單月同比減少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