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速看料】11月社融降溫,住戶貸款增長仍乏力
12月12日,央行官網發布2022年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少增596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2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9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受貨幣端與信用端政策發力支持,11月信貸與社融數據環比均有所改善,實體部門信貸需求有所回暖,但仍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在業內看來,疫情給經濟復蘇和信貸結構性改善趨勢帶來暫時性擾動,實體部門內生信貸需求仍需政策進一步呵護和耐心靜待修復。
(相關資料圖)
住戶貸款增長相對乏力
11月新增信貸同比繼續少增。數據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1萬億元,同比少增596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貸款增加26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525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03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883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4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367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54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99億元。1-11月,人民幣貸款累計增加19.91萬億元,同比多增1.09萬億元。
雖然同比少增,但環比2022年10月來看,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有所改善。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152億元;而在2021年1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27萬億元。
新增貸款同比少增,弱于預期。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主要拖累來自居民新增貸款回落;居民短期、中長期新增貸款下滑,反映居民消費偏弱,房地產市場低迷;而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保持強勁,一方面,國內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制造業、科創企業等領域長期限貸款投放,企業對經濟前景偏樂觀;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國內基建投資強勁表現。
對于11月信貸數據表現,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部總監龐溟指出,商業銀行在寬信用政策組合下繼續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穩地產新政加碼下信貸助力房地產市場預期、信心、情緒筑底,疊加10月末以來專項債的緊湊發行節奏和強勁發行力度給基建和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是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的主要原因,但住戶貸款尤其是短期貸款仍受宏觀復蘇形態和社會有效需求恢復效果影響,增長相對乏力。
債券凈融資“拖累”社融
除了信貸數據,同樣下滑的還有社融增量。初步統計,2022年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9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6109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少增1573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減少648億元,同比多減514億元;委托貸款減少88億元,同比多減123億元;信托貸款減少365億元,同比少減1825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增加190億元,同比多增573億元;企業債券凈融資596億元,同比少3410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6520億元,同比少1638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788億元,同比少506億元。1-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0.4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51萬億元。
社融下滑,同比明顯少增,主要受債券(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和新增貸款同比下滑拖累。周茂華認為,主要受年高基數影響,今年11月國內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收官。但從1-1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10%來看,略高于名義GDP增速,繼續保持合理適度。
龐溟則認為,社融方面,政府債券發行仍是重要支持因素,但由于近期推動債券市場利率下行的條件不足,拖累企業債券凈融資規模。
另在貨幣供應方面,11月,廣義貨幣(M2)余額2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3.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6.7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1%。當月凈投放現金1323億元。
周茂華進一步稱,M2同比增長12.4%,略超預期,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積極推動寬信用,各項結構工具投放基礎貨幣;同時也與去年基數走低有關;M2同比維持高位反映國內貨幣環境繼續保持適度寬松;M1同比有所回落,主要受房地產銷售低迷和企業短期存款回落拖累。
另在人民幣存款方面,根據統計,11月人民幣存款增加2.95萬億元,同比多增1.8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2.2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976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68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6680億元。
仍需平衡穩增長、穩物價、防風險
整體看,11月新增社融、信貸回落略超季節性,在業內看來,這反映短期內需復蘇偏弱,主要受到短期散發疫情干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房地產低迷拖累;加之11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收官等因素影響;但1-11月國內新增社融、信貸同比多增,1-11月M2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國內貨幣環境繼續保持適度寬松,反映今年以來為應對短期因素擾動,國內金融政策在紓困助企、穩增長方面力度明顯增大。
展望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周茂華認為,國內需求處于復蘇階段,部分行業企業處于恢復關鍵期,財政、貨幣等政策支持力度不具備轉向基礎;但貨幣政策需要平衡穩增長、穩物價、防風險,兼顧內外均衡等多重目標,金融政策在落實好此前組合拳,配合好財政、產業政策的基礎上,保持貨幣總量適度增長,用好結構性工具,提升貨幣政策精準度;預計未來市場流動性繼續保持適度寬松。
“我們依然認為,應高度重視疫情散發多發對經濟恢復節奏和政策接續發力的外在沖擊?!饼嬩檎J為,后續貨幣政策將繼續兼顧短期和長期并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的關系,兼顧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并處理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防范通脹升溫潛在可能的關系,兼顧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并處理好投資、消費、就業、匯率等宏觀政策權衡維度的關系。
龐溟預計,央行將繼續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優化政策組合,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狀態,保持市場利率平穩運行,進一步引導政策利率下行,努力通過壓降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降低存量貸款中的普惠小微貸款和成本相對較高的按揭貸款的利率,帶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企業貸款利率、個人消費信貸成本穩步下行,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力爭經濟運行實現更好結果。
首先,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有力地、更高質地、更有效地支持實體經濟、市場主體和居民部門。
其次,未來信貸支持應繼續重視和關注總量問題和結構問題,強調對實體經濟特別是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的支持,金融服務必須具備普惠性、可得性、市場主體導向,協力合策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最后,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依然是維持寬信用、支持經濟修復、圓滿完成穩增長任務的基本前提和首要條件,也有利于為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行業、薄弱環節的支持與呵護力度提供必要的保證。
北京商報記者劉四紅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謺p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排行
最近更新
- 【天天速看料】11月社融降溫,住戶貸款增長仍乏力
- 世界新消息丨【鄉村振興進行時】數字支付引入“菜鄉”地頭
- 全球時訊:國內最大海上免稅店提上日程
- 當前時訊:維C泡騰片為何不宜長期服用
- 焦點資訊:邱縣成功創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
- 消息!守住30.4萬元!
- 【世界獨家】萬向百億資金大騰挪:旗下上市公司陷利益輸送漩渦
- 為何左手倒右手?吉祥航空近3億元向關聯方收購3家公司
- 今日熱議:防范世界杯主題詐騙 “球迷”該掌握哪些知識?
- “黃桃罐頭”賣斷貨!能緩解新冠癥狀?這4個養病、防病的方法...
- 邱縣政府縣長宋濤督導大氣污染治理、冬季供暖和醫院預檢分診...
- 發展長期護理險 應對人口老齡化(下)
- 瑞博奧兩名高管配偶均現身供應商 關聯交易信披完整性待核查
- 天天快資訊:今日財知道--2022-12-13
- 觀天下!云南省疾控中心提醒 冬季室內消毒應以清潔為主
- 環球百事通!生活垃圾,今后這樣處理
- 軟文推廣要這樣刷“存在感”,才能讓潛在用戶“無處可逃”
- 焦點速遞!逆增長!11月份大渡口區工業產值預計同比增長13%
- 渡sir“警”課堂 | 2022世界杯收官在即 仍需警惕這些騙局!
- 全球熱點!今天,有人在洗凈小手,有人在磨刀霍霍
- 焦點日報:警惕!健康碼、核酸證明的新騙局出現了!
- 房產經紀人的“泥飯碗”換上房老二“金飯碗”?
- 通訊!特別國債定向續發,無礙資金面平穩寬松
- 環球觀熱點:中金:鋰電設備企業估值持續下行,或迎中長期逢...
- 突尼斯慕樂軟籽石榴樹苗多少錢一棵
- 平安普惠天津分公司精準服務 助力津城新市民“安家立業”
- 洗臉巾便宜和貴有什么區別?
- 羋奈兒洗臉巾質量如何?
- 環球精選!初棉洗臉巾好還是純棉好?
- 世界訊息:經營洗臉巾取什么名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