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水果正大量上市!但吃多了小心“中毒”,嚴重可致死!-焦點要聞
又到了吃荔枝的季節,正所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撥開紅得誘人的外殼,露出白嫩嫩的果肉,果汁充盈得好像要爆出來,輕輕一咬那滑嫩的果肉就咕嘟嘟滾上你的舌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實在太美味了!
如果不是錢包限制了我的發揮,我還真想像蘇東坡那樣日啖荔枝三百顆呢。
不過,就算真的錢包允許,其實也非常不建議一口吃太多荔枝,畢竟每年夏天都有人因為一口氣吃太多荔枝進醫院的新聞。
每年關于荔枝的負面消息都不少。
“荔枝吃多了會得荔枝病”“過量食用荔枝后果很嚴重,甚至致死”……
這讓很多人都慌了,面對心愛的荔枝也不知道要不要買了。
什么是荔枝???
荔枝病一旦發生,會導致人體出現低血糖現象,甚至可能引發低血糖性腦病。
癥狀輕的人會出現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饑餓等癥狀。而嚴重的人則可能出現四肢厥冷、血壓下降,甚至會抽搐、昏迷乃至休克死亡。
因此,荔枝病的發生雖然罕見,但也不容小覷。
那么,荔枝病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呢?
其實,目前醫學上并沒有完全研究明白荔枝病的發病機制,以及荔枝的致病原因。
但通過對大量發病過程的總結來看,空腹情況下大量吃荔枝,是致病的關鍵因素。
因此,荔枝可以吃,但要避免“空腹”吃,更不要吃太多,適可而止。
此外,荔枝病多發于兒童人群,孩子就更應該注意。
進食大量荔枝后,由于荔枝內含有較多的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一次性吃太多會刺激人體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胰島素,降低血糖濃度。兒童由于體內自我調節能力不足,滅活胰島素的能力不足,因此就會更容易發生低血糖癥。
說到這里,可能會有人疑惑:雖然荔枝甜,但其他水果也甜,也有大量糖啊,為什么沒有西瓜病、草莓病、芒果病呢?
這是因為,導致荔枝病的其實不光是大量的糖,還有荔枝中的兩種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亞甲環丙基甘氨酸(α-(Methylenecyclopropyl) glycine, MCPG)。
這兩種毒素并不是荔枝特有的,比如次甘氨酸A就是一種存在于無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也是引起牙買加嘔吐病的罪魁禍首。而這種病其實也算得上是“荔枝病”,因為人們會在進食大量被稱為西非荔枝的阿開木果實后產生嘔吐現象,嚴重時同樣會導致死亡,這種疾病多發生于阿開木廣泛生長的加勒比海和西非國家。
因此,光有糖其實不足以引起荔枝病,還需要有這兩種毒素打配合。畢竟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光會在吃水果時攝入糖,喝的飲料也有很多用糖調味,雖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也不用對糖產生誤解。
出現癥狀,怎么急救?
如果吃了荔枝,真的出現了低血糖癥狀,在未發生抽搐、昏迷等嚴重癥狀的情況,可以先通過攝入糖果、蜂蜜、白砂糖、餅干等家中常見的食物來緊急緩解癥狀。
但需要注意的是用果葡萄糖漿調味的甜味飲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的效果不佳,不建議用于急救。
此外,如果已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癥狀,比如抽搐、神志不清等,建議直接撥打急救電話送醫,不要擅自喂食食物或者水,避免發生窒息。
怎么避免荔枝病的發生?
雖然有荔枝病的存在,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而放棄荔枝這種美味的食物。
那么吃荔枝時,怎么做才能避免荔枝病的發生呢?
首先,一定要避免“空腹食用”和“過量食用”,空腹很好理解,吃荔枝前后吃點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墊墊底就可以。
但“過量”的標準可能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實際上,普通成年人每天吃 200g 左右的荔枝就差不多了,普通個頭的荔枝大概是 10 個。如果是近年來流行的超大個頭的荔枝王,大概 4~5 個就夠了。
兒童要吃的話,則不要超過 100g。
如果是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就不要考慮年齡了,荔枝是一顆都不能吃!
此外,吃荔枝時一定要選擇熟透的,不要吃未成熟的荔枝。在未成熟的荔枝中,毒素含量更高,風險也更大,而且口味也并不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荔枝的成熟與否并不能完全看外殼是否發綠來判斷。
畢竟像妃子笑這樣的品種本身就算熟透了也有綠色,因此判斷荔枝的生熟一定要根據品種特性來看。
來源:科普中國
流程編輯:TF016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動態焦點:新一代模塊化筆記本登場:像拼積木一樣拼出一臺筆記本
寧遠財政:“望聞問切”促鄉村產業大發展
歐美股市集體殺跌,俄羅斯內亂,明天A股會如何?-環球熱頭條
排行
最近更新
- 這種水果正大量上市!但吃多了小心“中毒”,嚴重可致死!-焦...
- 國務院成立寧夏銀川富洋燒烤店“6·21”特別重大燃氣爆炸事故...
- 端午節假期,安徽省消費市場平穩有序_全球時快訊
- 半島觀察|“少罰了1億元”背后:一張“小清單”,放大青島營...
- 【播資訊】佛岡逕頭基干民兵開展防汛實戰演練
- 張雪峰自曝過度勞累被強制住院,網友:就是這家伙不建議學醫...
- 夏季氣溫高 去打卡景區這些注意事項要放心上
- 堅決守住耕地“紅線”!官方公布6起非法占用耕地犯罪典型案例...
- 港媒:端午假期更多內地游客到訪港澳
- 6月25日聊城市開發區志啟無縫管報價持平|最新快訊
- 6月21日丁二烯外盤市場收盤價下跌 動態
- 德國遠程教育平臺“Tomorrow University”獲1000萬美元A輪融資
- 人工智能是什么?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第四期“中科講壇”《神...
- 【天天播資訊】描寫人品的古詩有哪些 6. 初中人品孔子文言文
-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藝術處副處長楊天舵到通許縣孫營鄉開展調...
- 天天精選!留白影視徐康:影視行業會越來越重視ROI
- 天天速遞!中國擴大新年度美棉簽約 ICE仍難逃區間震蕩
- 60多公斤毒品裝進棺材底:警方曝光奇葩藏毒案例_當前頭條
-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繼續持穩,均價報31.50萬元/噸 今熱點
- 國家電影局:2023端午檔票房9.09億元 影史第二!_環球短訊
- 天天消息!近億元文旅消費券送不停!持續三個月的河南文化旅...
- 不到 1 個月,8 家羅沙司他國產仿制藥報產 天天快看點
- 綠瘦:盲目節食 可能還會讓你越來越胖
- 廣東高考放榜!本科歷史433分,物理439分
- 在關于中西方制度比較的辯論中,這位法國企業家力挺中國
- C919國產大飛機完成商業首飛,“松江智造”展現硬核實力 今日報
- 吃楊梅不吐楊梅核?接連兩人送醫搶救,一人緊急手術!
- 京廣速遞是不是很垃圾
- 元氣森林上新發茶“金桂普洱”;安慕希推限定雪糕棒 | 創新周報
- 蘇州三批供地:姑蘇吳門橋24號地塊將進行搖號 成交價6.86億...
今日要聞
- 全能型免疫調節樞紐——DS BIO LABO生命黃金
- 簡一成品交付價值體驗節·濟南站圓滿舉辦!
- 【世界播資訊】2023年北京高考排名前20名考生成績暫不公布
- 全球熱議:華北黃淮等地高溫天氣將有所減弱 江南華南降雨26日后減弱
- 新華社送你一本22城文化指南-時訊
- 【全球新要聞】19歲少年為救陌生姐姐放棄考試 捐獻造血干細胞
- 港媒:端午假期更多內地游客到訪港澳
- 農產品(000061.SZ):目前廣東肇慶、四川達州、海南儋州等基地正在陸續推進打造“一基地一園一中心”的“深農農場”模式|環球焦點
- 排骨和它才是絕配,酸爽開胃解渴化痰,吃了30年,才知這做法最解饞!
- 【見·聞】中國食品企業積極尋求日本市場發展機會